近日,记者从“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专场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青海省农业农村系统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揽,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抓手,前三季度,全省一产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预计全年一产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
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宏伟介绍,目前,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57.35万亩,粮食总产超116万吨,单产254.07公斤/亩,全省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省建成露地蔬菜生产基地312个,建成“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1.9万亩,蔬菜基地总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2023年完成建设高标准农田任务19万亩,全省高标准农田总量达到463万亩,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建立百千万亩示范田628个,示范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大力培育千头、万只牦牛藏羊养殖基地、生态牧场,预计年末,牛羊存栏分别可达642万头和1350万只,牛羊出栏分别可达217万头和683万只。冷水鱼生产产销两旺,全年全省水产品产量将达到1.9万吨,鲑鳟鱼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37.7%,利用低产田、撂荒地、荒山荒坡发展饲草种植,全省饲草种植面积稳定保持在230万亩。
目前,青海省已建成全国重要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春油菜杂交制种基地、冷水鱼生产基地、有机枸杞生产基地。2023年,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300万亩,追溯体系建设覆盖39个县(市、区),牦牛藏羊可追溯总数突破780万头只。新增有机草原监测面积4900万亩,总面积突破1.5亿亩,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115个。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牦牛肉、藏羊肉、乳制品等8大类100多种青海优质特色农畜产品知名度越来越高。2022年至今,累计向省外输出牛羊肉、油料、青稞、露地蔬菜等农畜产品111万吨,总价值达225亿元。
同时,牦牛、藏羊、油菜、青稞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带动龙头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都兰枸杞、泽库牦牛、门源青稞油菜、共和藏羊、互助杂交油菜(马铃薯)等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累计创建18个农业产业强镇,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7个。牦牛、藏羊、油菜产业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443亿元。西宁市湟中区、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成为第三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现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6家,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7家,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2.1%,直接带动农牧户27.2万户。乡村休闲旅游稳步恢复,预计全年接待人数达到1450万人次,实现收入13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持续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设施农业提质和传统畜牧业转型行动,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建设和治理步伐,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果转化为青海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徐宏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