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天津护农为底民生为纽 精心编好“菜篮子”

   2024-01-04 农民日报2680
  狗不理包子、煎饼果子、嘎巴菜……天津的美食“密码”离不开本地特色农产品,从香软劲道的小站稻到脆甜多汁的沙窝萝卜,再到脂香膏滑的七里海河蟹,近年来,天津准确把握现代都市型农业的主攻方向,稳扎稳打,在生产端守牢安全底线、强化保供储备,流通端找准销售渠道、加大现代化服务改造,用“津”心在近畿之地谱写绿色高效的“菜篮子”工程新篇章。
 
  增产筑牢篮底 带给百姓“稳稳的幸福”
 
  “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这是文人墨客对小站稻的形象描述。一家煮饭,四邻飘香,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小站稻承载着天津人萦绕在心头和舌尖的家乡味。
 
  近年来,小站稻亩单产全国领先的同时,还有了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新朋友”。为提高小站稻种植效益,增加稻农收入,2023年,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在全市选择5片千亩连片稻田,建设稻渔(稻蟹、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
 
  青背、黄毛、金爪、白肚皮,最大单个重量达到了300克以上,武清区上马台镇王三庄村傲然家庭农场的河蟹,今年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今年一共有2600亩小站稻开展了稻蟹立体种养,其中示范区面积超过1000亩。采用这种生态种养模式,稻米和河蟹都实现优质优价,每亩增收1000多元。”农场负责人马佳说。
 
  盘活有限的耕地资源,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做强粮食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天津用稻渔综合种养等模式走出了现代都市型农业的新路子。目前,天津已创建奶业、生猪、小站稻3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促进20个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升级改造,培育4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53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年增加水产品产量5000吨,有效丰富了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
 
  今年农业生产面临的天气形势比去年严峻,天津发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作用,明确生产任务,加强生产调度,全程压实生产责任,全力筑牢“篮底”。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党委书记、主任金汇江介绍,天津克服春夏连旱、特大洪水等困难,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585万亩,总产量255.7万吨,实现了大灾之年再夺丰收。通过政策引导,“菜篮子”重要农产品生产迅速恢复稳定,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
 
  精耕细管交易 畅通渠道促流通
 
  随着近期寒潮冰雪天气的来袭,市民的“菜篮子”稳不稳,能不能保证供应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连日来,位于静海区的天津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简称海吉星市场),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货车、卡车鱼贯而入,有的满载果蔬前来卸货,有的车斗空空赶来拉货。
 
  深农集团旗下的海吉星市场是天津市最大的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不仅供应着全市70%以上的农产品,还辐射到北京、河北、山东等周边300公里地区,服务保障人群超过6000万人,其价格波动变化直接影响着天津及周边市场农产品价格走势。
 
  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菜篮子”要稳价保供,离不开批发市场这个“调节器”。在日交易额亿元级的都市农业批发市场,正用精细化管理“对冲”菜价异动风险。
 
  “目前市场的储备量非常充足,每天可以供应蔬菜超过1.5万吨。”海吉星市场副总经理郭军告诉记者,受天气影响,来自北方产区的部分叶菜和茄果类商品价格有小幅上涨,大葱、土豆等耐储类品种价格相对稳定。市场正在增加云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南方产区蔬菜的进货量。
 
  “为应对降雪降温天气,海吉星做了充足准备,一是发动园区商户积极对接各个产地,加大来货量;二是在市场里开辟了仓储场地,商户可以存储耐保存的品类,加大囤货量。”郭军介绍。
 
  “以前不敢进云南的菜,今天卖不出去明天就砸手里了,现在很多摊主都敢放心做了。”在海吉星南菜大厅里,顺诚精品蔬菜批发的负责人何学龙做了15年批发生意,随着迁入海吉星,他的销售品类和体量实现“迭代式”发展。不仅销售了更远地方的蔬菜,还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在不少南方地区田间直接收购蔬菜,将南菜北售的环节变为“直销”。
 
  2023年,第一批越南榴莲“飞进”国内,在海吉星东盟进口水果北方交易中心落脚。通过产地直发,缩短流通过程,海吉星“打下来”的进口水果的价格,让京津冀地区的市民离进口水果自由更近一步。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上游向基地延伸,下游向消费终端延伸,金融、冷链、集配、数智赋能有效衔接的供应链体系,让入驻商户卖得轻松的同时,也切实提升了舌尖上的安全和品质。”天津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公司董事长刘宗玉表示。
 
  对于消费者而言,“菜篮子”产品要新鲜运达自家餐桌上才算数。打开天津本地农业电商“金仓商城”“金仓公社”微信小程序,市民可以享受“足不出户”买菜的服务。从采购到上架不超过16小时的速度,让本地优质农产品直送到客户手中。
 
  为畅通供应的“最后一公里”,天津聚焦“保销”,在社区构建主力保障业态(菜市场、超市)与便捷毛细业态(生鲜超市、菜店、电商自提点等)相结合的零售网络,新建、改造标准化菜市场22个,新建连锁便利店282个。
 
  接地气的品牌 买得享受吃得安心
 
  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从菜市场开始。活色生香的肉蛋鱼菜在这里汇聚,繁华的喧闹声是市民发自内心的满意。
 
  作为天津最受欢迎的民心工程之一,标准化菜市场成为让人幸福感满满的地方。走进河西区紫金山路友谊菜市场,扑面而来的是入口处面食铺上玉米馒头的香气,市民提着大包小包穿行其间,另一旁滚动展示着食品安全信息及溯源信息公示平台。
 
  食用农产品做到百分百溯源,是友谊菜市场等天津标准化菜市场给市民的承诺。据介绍,菜市场内每天有专人落实“索证索票”工作,统一收集商户进货票证,检查商户进货票证是否齐全、是否正规,将进货票据和检验检疫证明拍照上传至一户一码的追溯平台上,消费者扫描购物小票下方二维码,就能看到商户经营主体信息、抽样检测数据以及进货票证等信息。
 
  市民对“菜篮子”放心的基础是对质量安全监管底线的狠抓严管,是从源头、体系和品质三方面多管齐下的成效。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市场信息处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菜篮子”安全,天津从源头入手,组织土壤污染溯源排查、落实区级防控,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地方标准。织密产地监管和市场监管“两张网”,拧紧风险监测和安全检测“两把锁”,10个涉农区建立454个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所有乡镇均建立快检站,监督发现问题100%处置,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从“有”到“优”,为了进一步推动“菜篮子”工程实现质效升级,2018年以来,天津为各类本土优质农产品赋予了一个共同的身份——津农精品。这是天津在市级层面创立的农业品牌,认定出绿色、精品、高档、安全的农产品。
 
  “津农津品,津津有味”,一个“品”字上的产业赋能离不开品牌的千锤百炼。要成为“津农精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或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是必备条件,而且还需要通过每年的考核。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建立了品牌准入与退出机制,2023年共有27个品牌加入,14个品牌退出,总量达到225个,产品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100%。
 
  散养鸡产的有机蛋,果粒均匀的茶淀玫瑰香葡萄,各种鲜嫩的有机蔬菜……如今,走进365天全天候开放的“津农精品”展示中心,市民可以随时“一站式”采购到本地近300种优中选优的农产品,涵盖肉、菜、蛋、奶、鱼、果、粮、种八大类。天津“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脚步以更多实实在在、真实可感的方式落在每个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每天的一餐一饭中。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