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两年多的规划设计、专题论证、资料搜集和资金筹措,重庆市农校巴渝农耕文化馆顺利建成并揭牌。从远古到近代,馆内陈列的一系列农耕器具、历史资料,让巴渝农耕文明“活”起来。
市农校是重庆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巴渝农耕文化馆是该校农业特色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市农校校长王华平说,建设农业特色大思政育人体系,培养爱农情怀,是乡村振兴补短板、强弱项的思想性、基础性工程,是打开乡村人才振兴培养大门的钥匙。
2021年起,市农校开启“巴渝农耕文化校园”品牌建设,以“1园+1馆+2基地+N个推广体验基地”的思路,构建起了“四位一体”的“巴渝农耕”特色品牌校园文化体系,经过三年的建设,已被教育部评选为2023年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校一品”典型案例。
其中1园即巴渝农耕文化校园,在校园建设及教学内容中,处处突出农耕文化;1馆即巴渝农耕文化馆,用考古遗存、实物遗存、文字和文化遗存等佐证形式,通过实物、雕塑、绘画、声像等艺术形式呈现巴渝农耕文化;2基地为动物科普启蒙基地、植物科普基地启蒙教育基地,主要进行动植物科普;N个推广体验基地即与农科院、畜科院、11个示范乡镇等多个校企合作,将巴渝农耕文化建设经验成果进行推广,联合开展地域文化研究和乡村产业规划,探索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座文化馆,不仅是我们对巴渝农耕文化的致敬,更是我们对学校办学理念的一次全新诠释。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人在此感受到巴渝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进而激发大家对农业、对农村的热爱之情,增强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王华平说。
下一步,市农校将结合巴渝农耕文化特色,加强课程建设,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和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同时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