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在第二十六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举办之际,第二届“土特产”发展大会在平谷区举办,大会聚焦“土”“特”“产”丰富内涵,畅谈如何深度挖掘和利用特色品牌资源,讨论品牌打造与“土特产”发展的内在联系,探索“土特产”品牌构建的应用场景,激发新消费模式,制造新消费热点,共绘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丰”景。
会上,来自“三农”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家,分别以《“土特产”与新质生产力》《农业精品品牌培育与品牌叠加发展》《乡村振兴,品牌引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掀起一场吃鸡革命》《“博士农场”助力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以茄子博士农场为例》《小小糖葫芦,乡村振兴大文章》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为“土特产”高质量发展提供发展思路、经验总结、案例借鉴和智慧支持,共商“土特产”发展大计、共谋“土特产”发展未来。
“我们举办‘土特产’发展大会,目的就是搭舞台、建平台,集聚农业领域领导、专家、企业家,碰撞思想、共话未来,围绕如何高质量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寻突破,在‘产’字上见功夫,推动平谷在‘土特产’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走前列、作示范。”平谷区副区长李子腾表示。
产品“上新”:念好“土”字经,打造农业中关村
平谷区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交界,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和农业大区,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202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9.4亿元,位居全市第一。
为充分激活全区优质乡土资源,平谷持续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通过科技支撑催生更多农业新质生产力,在田间地头出成果,让百姓餐桌更丰富。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蛋肉鸡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等相继落户。京瓦中心奶业、温室园艺、果业三个分中心投入运营。华北最大高效智能温室项目“揭榜”、签约、正式开工,“三个零”设施农业(百果园)、中关村智慧蔬菜工场等一批设施农业项目定植投产。创建“博士农场”117个,13位院士、411位博士来当“农场主”,优异生菜、五彩茄子等100余项创新成果得到市场认可。自主培育的1.55万只“京红1号”高产蛋鸡和0.1万只“沃德188”快大型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出口坦桑尼亚,实现国产肉鸡、蛋鸡品种出口“零的突破”。
在农业科技的加持下,“博士农场”好物、“棒台头”玉米、镇罗营镇冰糖葫芦等“爆款”新品,以“热辣滚烫”的速度出圈,成为继平谷大桃、北寨红杏后平谷又一张新名片,不断丰富百姓味蕾。本次大会设置了“土特产”展览区,展示来自“博士农场”、优质行业企业的优质农产品,“博士农场”创建主体现场直播带货,“线上”+“线下”拓宽销售渠道,推广平谷“土特产”品牌,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平谷“土特产”赢得广泛称赞。
流通“向新”:打好“特”字牌,打造首都物流高地
这两年,平谷区突出地域特点,发挥四方通衢、外联内畅的区位优势,形成被社会认可、市场欢迎、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服务。
全国最大单体物流项目——东久新宜智慧城市物流谷,实现“拿地即开工”。推进城郊大仓基地试点建设,建成首都食材共配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等。创新合作运营机制,天津港——平谷海铁联运班列再出发,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物流四镇”物流产业用地成交面积、规划建筑规模、总成交金额均居全市第1,首都物流高地的发展后劲愈发充足。村播学院总部基地的落成,加速了一个个平谷好物“摆上”线上货架,依托便捷的交通、高效的物流,越来越多的平谷优质农产品卖向全国、走向世界。
玩法“出新”:唱好“产”字歌,打造世界休闲谷
平谷区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优质休闲产品。
深化“一湖两河一带多沟多点”布局,18个乡镇街文旅IP全面升级打造,全域旅游更有内涵、更有品质。按照“山区做流量、城区优存量”思路,深入挖掘北部山区、泃河南沟域资源,对标阿尔卑斯山下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打造高品质乡村休闲综合体。推出“春赏花、夏观景、秋采摘、冬玩雪”等精品旅游线路。举办首届中国北京金海湖帆船赛、中国·京津冀铁人三项赛、环长城100国际越野挑战赛等赛事,“桃醉平谷”品牌不断擦亮,可观、可游、可品、可宿、可购、可享的美丽休闲乡村正成为市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
活用“土特产”,谱写“振兴曲”。未来,平谷区将坚持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定不移推进高大尚平谷建设,深耕“土特产”高质量发展赛道,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产”字上下功夫,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个个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土特产,让越来越多的“土特产”成为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助力平谷的产业“兴起来”、平谷的乡村“美起来”、平谷的百姓“富起来”,推动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