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吉林省大安市 科技赋能 盐碱地改造快速变良田

   2024-06-21 吉林日报2670
  当下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然而在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树乡一望无边的盐碱地上,大量的农用机械正在盐碱地上作业,抛撒酸性磷石膏和有机肥。中标企业采用吉林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中国科学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大安站)的“三良一体化”技术正在对该乡735公顷(约1.1万亩)的盐碱地进行水田土壤改良。与不良天气抢时间,赶进度,将水田改良后进行插秧,以达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的目标。
  6月7日,在大安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国家试点(改善水田)项目区599.35公顷未种植和136.24公顷长势不良的水田,大型铲车正往一台台农用车上装填酸性磷石膏和有机肥。50余台各类田间作业车辆往来不断,不一会儿盐碱地表面就被磷石膏和有机肥薄薄覆盖。
  在连片的另一处盐碱地块,一车车磷石膏和有机肥被均匀抛撒到盐碱地上,随后上场的是农用旋耕机,旋耕机上场主要是把平铺在盐碱地上的酸性磷石膏和有机肥与耕层土壤均匀混合,起到均匀改良耕层土壤作用,同时防止改良剂被大风吹跑。 对于苏打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大安站可谓是一马当先,创新引领,前瞻布局,已有20余年的创新科研实践经验。站长梁正伟率领一支团队在这片昔日寸草不生的重度盐碱地上默默耕耘精心钻研,提出了“良田、良种、良法”6字方针改造盐碱地的基本理论,率先创建了“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第一,良田是基础。他们主要采用风沙土、酸性磷石膏和有机培肥等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综合改良技术“以地适种”快速实现盐碱地变良田;第二,良种是关键。在良田的基础上,通过挖掘作物自身耐盐碱潜力,重点选育和种植耐盐碱、抗病、抗倒伏的适生品种实现“以种适地”,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降低种植成本;第三,良法是手段。只有良田、良种没有配套的机械化作业工具和良好的种植管理与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也无法实现作物最大增产潜力。梁正伟说,苏打盐碱地地治理成功与否,三良是基本,治“碱”最关键,结果看产量。而水稻产量的高低取决于20cm耕层降碱排盐是否达标,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分供给状况和种植管理水平高低。三良一体化综合施策、缺一不可,可快速实现轻、中、重度盐碱地障碍快速消减、地力和产能同步提升。
  去年,大安市红岗子乡的“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安盐碱地万亩核心示范区水稻迎来丰收。中度盐碱地改良后亩产达633.18公斤,重度盐碱地改良后亩产达421.2公斤。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当地农民看不上的“不毛之地”。 早在2014年,武在洲和武再新兄弟在这里承包了300多公顷盐碱地。两兄弟之前对盐碱地改良毫无经验,试过用牛粪等改良土壤,结果一公顷地只产五六千斤粮食,搭进去不少钱。武在洲兄弟到大安站上门取经并采用了“三良”技术。没想到当年每公顷就增产了2000余斤。”武在洲说,“最初施用的磷石膏量不够,后来又补施了一些,如今良好的水田每公顷产量可达1.5万斤以上。”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安站在利用“三良一体化”基本理论和技术治理盐碱地方面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大安站团队培育的“东稻系列”多个耐盐碱水稻品种入选吉林省主导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