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龙江乡村生机勃勃。在希望的田野上,在绿意盎然的温室里,在争奇斗艳的庭院中,人们总能邂逅不同的美好。
新品种带来新生机
“这是什么神仙草莓?有种吃冰淇淋的感觉!”“白色草莓还真是第一次见,听说这是草莓中的贵族,给孩子老人多摘点。”近日,记者来到以草莓种植闻名的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白桦乡东山村,棚室里散发着诱人的草莓香味,顾客一边吃一边聊,兴趣盎然。
“看这白里透粉的草莓,味道就是刚刚好。”东山村村民王淑玲热情地给大家介绍怎么找熟草莓,“今年的白草莓比蜂蜜都甜,我家种了两个大棚,供不应求,明年还得扩大规模。”
东山村草莓种植由来已久。2018年,东山村草莓种植棚室发展至60余座。近年来,因品种及重茬病虫害,导致多数草莓产量、口感降低,市场需求萎缩,农户种植草莓意愿下降。东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昌山说,为突破草莓种植瓶颈,2023年,驻村工作队经过帮助引进新品种“白雪公主”,还聘请专家在栽苗、铺地膜、剪枝杈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帮忙设计商标,购置包装盒,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白草莓上市后,价格是红草莓的3倍。
东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刘云龙介绍,今年工作队帮助农户再次引进口感更佳的“淡雪”白草莓品种1万株,经过3个月的种植,投入市场反馈良好,农户增收在望。
新方法打造新招牌
“头一次看到不挨地、吊在架条上的甜瓜品种,轻轻一拍就自己脆裂,吃起来清爽香甜。”来自哈尔滨市的何先生说。
近日,白桦乡白桦村的“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白桦吊瓜上市,这种瓜周身呈翠绿色,外皮纹路清晰。500平方米的大棚可产4000斤瓜,农户年纯收益达到1.5万至2万元。
白桦村被甘河和五岔河紧紧环绕,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沙壤土,较大的昼夜温差,长时间的光照,形成了瓜类品种的高品质。早在1998年,吊瓜就开始在白桦村推广。白桦村党支部书记叶长青介绍,4年前,因单一的吊瓜品种连续种植20多年,出现产量下降、甜度不高、病虫害加剧等问题,技术改良迫在眉睫。2020年,白桦乡白桦村驻村工作队争取相关资金,与东北农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经过试种和反复商讨,2023年,工作队协助村民开展推广种植。为了提升白桦吊瓜的品质,工作队邀请专家开展技术讲座,从大棚选址选材、排水灌溉系统引进,到定植嫁接、整枝授粉、病虫害防治等为瓜农详细指导。就瓜类果斑病研究、甜瓜杂草防控技术、甜瓜枯萎病致病性机制及枯萎病防控技术、北方地区西甜瓜害虫发生与防控、塑料大棚薄皮甜瓜绿色轻简化栽培技术等做细致讲解。
叶长青说,2024年,全村52家吊瓜种植户,种植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全体瓜农年收入可增加40万元,较上年增长15%左右。
白桦村驻村第一书记田静说,今后白桦村将逐步实现吊瓜产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驻村工作队将带领村民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一村一品”向绿色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金字招牌”。
新模式开拓新路径
“今年种了油豆角科技小院推荐的品种,豆角长势特别好,订单不断。” 白桦乡双合村农户邰淑霞每天在大棚里摘豆角,忙得不亦乐乎。
上世纪九十年代,双合村的油豆角因肉质肥厚、口感软绵、豆香味浓、无老丝等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产业规模逐渐扩大,造就了千亩油豆角的壮观景象。
双合村驻村第一书记腾达说:“政策推动是稳固油豆角产业的基础,党建引领是关键。”
双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召龙介绍,近年来,双合村党支部在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结合村内实际,瞄准重点、专注发力,全面评估油豆角产业规模、结构、技术水平,详尽了解供需情况和价格走势等。最终构建政策框架,为村民争取豆角架棍补贴政策。2022年为65户农户兑现豆角架棍补贴12万根,为村民节省成本4.8万元。同时,双合村党支部与黑龙江大学农业团队合作,建设油豆角科技小院,引进新品种示范种植60余亩,村民共收入40余万元。在政策推动下,激发村民种油豆角的积极性,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让农户看到增收成果,村干部和工作队员们都成了种豆角的好把式,三天两头集体讨论方式方法。今年,通过‘党支部+农业产业发展’的模式,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将新品种赠予脱贫户种植,促使全村种植面积从60亩增加至100余亩,带动村民收入提升80余万元。”腾达说。
双合村党支部副书记乔敬连介绍,今后双合村将继续探索党建引领带动农户致富方式,形成从提供种子到签订供销合同,从加工产品到集中销售的发展模式,逐步构建产供销一体全新发展路径。同时,加强合作共建,联合周边乡镇村屯,共同打造油豆角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