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必将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湖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加快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区,打造更高水平的荆楚粮仓
一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编制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高标准完成好今年315万亩建设任务。探索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长效机制,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新型经营主体等参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确保建一块成一块。
二是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全力推进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洪山实验室建设生物育种科技创新中心,推动襄阳市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围绕核心种源开展“揭榜挂帅”,突破性发展生物育种、生物合成、智慧农业、农业微生物等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引进农机头部企业,建设全国农机装备产业园,加快补上全省“一大一小”农机短板,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是加强江汉平原项目建设。以江汉平原40个县(市、区)为重点,对标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的目标要求和功能定位,统筹实施优质良田、农田水利、农业防灾减灾、设施农业、市场流通体系、精深加工能力等重大工程,将3500余万亩的江汉平原建设成为稳产高效的粮油和淡水养殖基地。
四是稳步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出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实社会投资主体流转农村土地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监管,出台服务规范和标准,因地制宜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社会化服务,将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持续实施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打造更多知名农产品品牌
一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紧盯水产、畜禽、大米等加工短板,完善“省领导+省直单位+科研团队”共同推进的产业链政策,形成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实施企业培育“103050”工程,培育引进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均增长10%,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万亿元级产业。
二是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按照“6+10+N”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建设思路,全面落实虾十条、鳝七条、茶十条、米九条,重点打造并提升江汉大米、潜江龙虾、仙桃黄鳝、楚天好茶等区域公用品牌。按照“一条链、一品牌、一盘棋”的思路,加快打造随州香菇、秭归脐橙、洪湖莲藕、蕲春蕲艾等行业重点产品品牌,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家喻户晓、走向全国。
三是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动城镇与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支持农产品加工向优势产区聚集,加快建设武汉、宜昌、襄阳、荆州、黄冈等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用好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等支持项目,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加快迈向万亿元级。发展壮大246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是搭建惠农平台。按照公共性、普惠性、开放性、共享性要求,整合资源,建设集政策、服务于一体的惠农平台,打造以大米、小龙虾、生猪、禽蛋等为代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供应链,推动供应链链主企业与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深度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增加链上企业收益和农民收入。
统筹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农村厕所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的原则,指导各地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支持建改水冲式厕所,推进新改建卫生厕所入院入室,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今年15万户农村户厕建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好一户。
二是协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积极推广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处理经验做法,抓好中央预算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实施,加快建设一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20个左右全国和200个左右全省美丽宜居村庄建设。
三是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县级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和任务清单,协调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向农村延伸和覆盖。开展“照亮回家路”行动,完成1万盏路灯建设任务;提档升级1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网点,持续举办农村电商直播大赛,加快培养优秀农村电商直播人才,推动更多农产品上行。
发动群众共建共管共享,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创新用好村规民约,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村级自治,深入推进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推广运用以“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为重点的“鄂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平台,进一步促进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深化农村地区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二是推进乡村文化发展。扎实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日特色活动,支持举办“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挖掘荆楚农耕文化精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设农耕文化大讲堂,保护和弘扬优秀农耕文明。
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出台《湖北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推广谷城县堰河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引导各地盘活利用集体资产资源,探索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化解村级债务,深入开展清廉村居建设,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65%以上。
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仍然需要深化改革。湖北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探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务实举措,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