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记者走访了岛城多家商场超市以及市民家庭,发现岛城目前存在的明治奶粉竟然有三个不同的“版本”。一种是超市仍然在架销售的中文版包装,重量为900g,标注的产地为“澳大利亚”;另一是全日文包装,重量为850g,生产地是日本;第三种也是日文包装,但却是通过香港的销售渠道来到青岛,产地也为日本。
青岛一家超市的奶粉专柜销售人员说,明治奶粉在国内市场也分行货和水货,二者从标签上就能区分出来:“澳大利亚版”就属于行货,包装是中文字样,有代理商、地址、电话等标注;而日本版、港版就是“水货”,基本都是日文。
10日,记者又联系到了向超市供应明治奶粉的青岛代理商孙克琪,他说,如果在中国市场发现日文包装的明治奶粉,就可判断其是“水货”。
日本明治乳业公司还声明,投放中国市场的明治奶粉全部为中文标识,均是产自澳大利亚,而非在日本生产,因此不受日本地震的核辐射影响。
至此,购买行货的妈妈们算是松了一口气,然而,常年购买“水货”明治奶粉的妈妈们却吃了“哑巴亏”。日本明治乳业公司在声明中称,发现微量元素“铯”的这批奶粉只在日本有售,明治公司不对其离开国境后的销售负责。
“总认为日本原产的能更安全一些,所以才一直从网上买代购奶粉,现在看来还是有风险的。”市民孙女士说,她常年给孩子喝的明治奶粉就是“日本版”的“水货”,好在所购买的奶粉批号不在公布的受核辐射污染批次之内,算是侥幸。但她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后不会再购买‘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