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被打击过N次的“黑炼油”卷土重来,让大家都意识到:问题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另据同日《深圳商报》报道,为打击屡治屡犯的“黑豆腐”,松岗镇政府决定建设包括30多家豆腐加工厂在内的“食品加工城”,这是用“白豆腐”去占领市场;工商部门则以高压姿态,要对以“黑豆腐”为代表的劣质食品加大打击力度,这是以法律法规去规范市场;
市人大代表提出,要想办法让因某些原因办不了合法证件的黑豆腐厂变白,使其过渡到正规厂家,这是以更务实灵活的管理思路引导市场。
由此可见,我们治理“黑炼油”也要学此三管齐下。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即使有,那也需要执行者一丝不苟地将设想化为持久的行动。世界的本质是不完美和充满缺憾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努力,政府的存在,就在于民众希望这个被推荐出来进行公共管理的机构,能够不断地拾遗补缺、完善和填补漏洞,这样的任务,恐怕一直要延伸到世界文明的尽头。
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的出现解放了人类的手足,人将能量转化为物质的能力突飞猛进,技术的发展,使得普通人摇身一变成为工业主的可能性不断加大。科技让人越来越容易跨过与物质生产亲密接触的门槛,现在,只要有几千块钱,就可以采购一台设备,租赁一个简易工坊,开始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假冒伪劣食品的遍地开花,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侧影。在以足行为社交半径、以手播种生命所需物质的农业社会,你能想像,几个人一夜之间就能生产出可供数百人食用产品的场景吗?
人人皆可成为大批量物质生产者,食品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流通到天南海北,进入千家万户,工业时代生产与交换紧密相连的特征在此显露无遗。白食品如此,黑食品也如此,工业文明不问食品的“黑”“白”标签,只服从于其所定义的工业成品属性:第一,它是有“价值”的,这“价值”因需求市场的存在而存在;第二,它是可交换的,黑食品进入分工与交换领域,有人负责生产、有人负责运输、有人负责销售,这符合工业品流通的一切环节。黑食品的“价值”在交换中转换为价格。“黑食品”的价格化,最终保证了它在社会中的生存价值,流通—变成货币—货币再投入生产—生产更多的“黑食品”,这个流程如果不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就会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
“黑食品”很难完全被消灭,并不是说其可以被放任。正因为“黑食品”的流通与交换可以呈几何级增长,它的危害程度也可以大到难以想像。政府采取多方面措施,以更健全的法律、更严格的执法来压缩“黑食品”的空间,是惟一的选择。
6月17日,云南曲靖市会泽县乐业乡中学学生吃了学校的饭菜后出现集体中毒,到晚上10点,中毒人数达60多人。像这样的事件不知发生过多少次了。它提醒人们:在肮脏不堪的地下作坊所生产的,还是容易识别的“黑食品”,政府打击起来,只要有决心与恒心,至少能毕其功之七八;而某些产于明亮大堂、所谓的正规食品,反而可能因为政府的放松与疏虞,成为更大的“黑”。细细数来,在目前层出不穷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中,有多少是这种披着白外衣的黑食品?冠生园月饼、金华火腿……这些“白食品”危害起民众的生命健康,其涉及范围丝毫不亚于“黑食品”。
要让黑变白、要防止白变黑,二元辩证法在这里不能被遗忘。打击地下的“黑食品”,也要睁大警惕的眼睛,紧盯那些被包装的“白食品”。在严格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面前,“黑白平等”,通不过标准的,就是真正的“黑食品”,人民和政府就要将其赶出市场。
来源:沈阳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