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倒奶卖牛”凸显农业产业化经营三大缺陷

   2004-07-29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10230
最近,河北、浙江等多个省市的一些奶农一直供应企业的原奶因“检测不合格”而不得不大量倾倒,部分奶农开始卖牛,一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议论。
  牛奶倒掉并非生产过剩的危机
  成吨的牛奶因为卖不出去被倾倒,这一似乎只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才会出现的现象,去年却在我国南京、成都、郑州等地出现,最近又在河北石家庄、浙江乐清等地出现。同是“倒奶”,性质却不一样,我国并没有出现乳业生产过剩。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人均年牛奶消费量是93公斤,发达国家人均年牛奶消费量是260公斤,发展中国家为30公斤以上,我国为6.6公斤。据专家估计,今后5年到10年,中国乳业仍会保持“井喷”的发展态势。因此,近年我国内地出现的“倒奶”事件并非缘于牛奶生产过剩,而是奶业产业化中的诚信危机、经营模式危机、政府管理危机。
  诚信危机:
  食品生产存在的普遍问题
  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是今年倒奶风波的导火线。因为“劣质奶粉”事件,一些不合格的乳品加工企业倒闭或停产整顿,原奶一下子出现过剩,奶农与奶商无法储存大量的原奶,造成向这些厂商供奶的奶农倒奶。实际上乳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奶粉这个品种中,近年来销量猛增的新鲜奶、常温奶、冰淇淋、乳饮料、酸奶等品种也存在奶源污染、标识不实、虚假宣传、菌落超标等诸多问题,而牛初乳、奶片这些新兴的乳制品更是因为相关标准的缺失而问题多多。最近公布的《中国居民奶品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在质量信任度方面,有44%的消费者已经不相信奶品生产商对奶品质量的承诺;45%的消费者不相信奶品生产商对原料奶来源有很好的控制。因此,此次的倒奶风波,首先是一场诚信危机。不仅是奶制品,其他食品也有安全和诚信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建立食品生产的诚信体系建设,建设一个健康、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更需要企业和农户加强自律,同时也需要公众提高监督意识。
  农业经营模式危机:
  公司、农户未成利益共同体
  奶业是高效的畜牧产业,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奶业是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采用合作经营方式组织广大农户是许多国家采用的奶业生产形式。目前“公司+农户”模式已成为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手段,但“倒奶事件”也凸显现存模式的缺陷,那就是乳品加工企业和奶农之间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市场波动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民总是处于劣势。而在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链条中,农民是以股东的形式出现的,即使市场有大的波动,各方利益能得到较好维护,生产能力得到较好保存。在我国,“公司+农户”的模式多是一次性买断原料的关系,整个链条是断裂的。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买单”的往往是农民,进而殃及整个产业。国外经验表明,建立和健全从配种、饲料、防疫治病到收奶等一整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户分散饲养奶牛的必要条件。在法国、荷兰、丹麦等国,一户奶农可以同时参加信用、饲料、机械等多个合作社,来解决奶业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在印度,奶农自愿入股参加基层的村牛奶生产合作社,通过村牛奶合作社—地区联合会—总联合会的组织形式,把农村分散的奶收集到城镇加工,再运到各大中城市销售。合作联社一般都建有乳品加工厂,从乳品加工的利润中提留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其余返还给生产者(一部分作为奶农股份和交售奶量的红利,另一部分用于补贴各种免费和优惠的社会化服务)。国外的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政府管理危机:
  规划是否遵循市场规律
  “倒奶”背后反映出政府宏观调控的“越位、错位和缺位”,凸显政府在规划和监管上的缺陷。
  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不少地方政府都热衷于提出大种什么、大养什么,制定了宏伟的农业发展规划,这些号召和规划有的脱离了实际,有的不配套,大多没有广泛征求农民意见却强制农民实施,结果受损的往往是农民。今年倒奶事件发生后,加工企业开始实行鲜奶限量收购和压价收购,当地奶农大声疾呼:“政府鼓励我们养牛,可是当市场出现问题时,谁又来保护我们的利益?”倒奶事件反映出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对奶业布局的重新调节,而更重要的是倒奶事件又是市场对政府奶业规划的考验。其实,引起政府警惕的不仅是奶源产区的奶业发展规划,而是各地的农业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遵循市场规律、是否尊重农户的自主权、是否有配套的保障措施。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