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质检总局对食品质量抽查显示 饮品质量仍有待提高

   2004-08-05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9270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对酸奶、碳酸饮料、啤酒、冷饮产品的质量进行了抽查,调查结果显示,饮品质量不尽如人意有待提高。
  酸奶产品:沈阳、长春、哈尔滨、北京等4个城市42家企业的42种产品中合格38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0.5%。与往年相比,酸奶抽样合格率呈上升趋势。
  此次抽查15家大型企业和6家中型企业的21种酸牛奶产品,经检验全部达到标准的要求,抽样合格率为100%。人为添加防腐剂山梨酸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此次抽查中未发现添加防腐剂山梨酸。不过,这次抽查中,个别小型企业的产品仍然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个别产品卫生指标超标。另外,标签标识不规范现象较为普遍。抽查发现不少企业的产品标签已标明了产品种类为“调味酸牛奶”,而在标签的产品名称的前或后或其他醒目位置标为“原味”,使得产品名称不能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易引起消费者误解。在此次抽查中,有22种产品的标签标识被判定为不符合要求,占抽查产品总数的52%。
  碳酸饮料产品:北京、天津、河北、湖北、辽宁、河南、福建等7个省市43家企业的43种产品,合格27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2.8%。
  占市场主流的主导产品质量较好,消费者可放心饮用。此次抽查中,43种碳酸饮料产品,只有27种产品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62.8%。但抽查的大型企业的产品,抽样合格率达83.3%,且这类企业的产品占据了饮料市场主导地位。中小型企业的产品抽样合格率较低,质量问题较多。此次抽查中,抽查了中型企业的8种产品,合格5种,抽样合格率为62.5%;抽查了小型产品企业的29种产品,合格17种,抽样合格率为58.6%。
  啤酒产品: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江西、浙江、河北、吉林、河南、山东、广东、贵州、湖南、湖北、辽宁、黑龙江、福建、甘肃等18个省、直辖市的79家啤酒企业的80种产品,合格69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6.2%。
  抽查结果表明,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此次抽查了35家大型企业的36种产品,合格产品35种,抽样合格率为97.2%;抽查了25家中型企业的25种产品,合格产品23种,抽样合格率为92%;小型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较多。此次抽查了19家小型企业的19种产品,合格产品11个,抽查合格率仅为57.9%。在8种不合格产品中,其主要的不合格项是原麦汁浓度、真正发酵度、双乙酰、浊度等影响啤酒品质的关键指标;涉及人身安全的捆扎式和非“B”瓶包装啤酒仍未绝迹。此次抽查中发现,仍有部分企业使用无B字标记的玻璃瓶和使用捆扎式销售方式;个别企业以熟啤酒冒充纯生啤酒。
  冷饮产品: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四川、内蒙古等14个省、市、自治区145家企业的183种冰淇淋、雪糕和冰棍产品中合格产品102种,抽样合格率为55.7%。其中冰淇淋产品42种,合格产品31种,抽样合格率为73.8%;雪糕产品92种,合格产品53种,抽样合格率为57.6%;冰棍产品49种,合格产品18种,抽样合格率为36.7%。
  抽查结果表明,大型企业的产品质量较为稳定,抽样合格率明显高于中小型企业。此次抽查了大、中、小型企业分别为50家、49家、46家,抽查的产品数分别为69种、66种、48种,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7%、45.5%、25%;高档产品合格率较高,低档产品合格率较低。从此次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越是低档的产品,中小企业生产的越多,而质量问题也就越多;冷冻饮品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高,问题不容忽视。历次国家监督抽查表明冷冻饮品行业特别是中小型生产企业设备相对落后,很多都是手工操作,工艺及技术水平差,卫生条件差,产品易被污染;原料质量差、配方不合理,不按标准组织生产,内在质量问题较多。
  针对上述小企业产品合格率较低的现象,专家建议,提高市场的门槛即建立有效市场准入制和认证制度是净化市场的有效手段。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