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料工业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迅猛的行业,产业发展历经了国内市场饮品供不应求,企业生产规模小、效能低、整体布局不合理的起步阶段;受“两乐”冲击、“水淹七军”,中国饮料品牌全线溃退阶段;国内饮料品牌重新崛起,竞争日趋激烈并且重新洗牌阶段。
目前终于迎来了以娃哈哈等“中国饮料十强”为代表的国内大品牌与境外著名饮料品牌重新瓜分市场的新一轮竞争格局。综观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后的大形势,我国饮料行业将面临八大变化。这八大变化对于饮料生产企业来说又是无法规避的八大考验,所以对此务必要有充分准备。
考验之一
饮料市场竞争由国内局部的、不完整的竞争转向国际上广泛的、全方位的竞争,国内市场国际化开始提升为国际竞争国内化。主要表现形式是,越来越多的饮料生产跨国公司登陆我国内地市场,以“两乐”为代表的眼下占领中国内地市场半壁江山的那些饮料巨头在华投资力度的进一步强化,促使我国本土饮料生产企业主动积极应对。
考验之二
饮料市场竞争由初级阶段的市场化竞争转向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现代化竞争。以往我国饮料产业链的设计没有很好地采用国际视野,特色化、个性化战略得不到充分体现;行业定位不当,往往注重短期效果,不利于持续发展;十分关注饮料生产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对于市场主体之间技术、管理以及经营方面的合作重视不够;饮品研发梯度失衡,上游的科研技术比国际先进水平仅落后两年左右,但是中下游的应用技术却至少相差5—10年,原因是缺乏原始的产业化创新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饮料行业市场化是通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方式实现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转变,虽然解决了市场经济体制从面上向我国饮料行业逐渐铺开的问题,可是仍然局限在只能与中国饮料行业工业化初期相适应的古典式市场经济范畴中。饮料行业现代化则属于同我国整个工业化中期相适应的现代化市场经济,饮料行业市场化与饮料行业现代化显然是两个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上的不同概念。
考验之三
饮料市场竞争由低层次的饮品竞争转向高层次的品牌竞争。品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营销基础,只有精心打造品牌才有望增加销售额和企业利润。这是因为品牌能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联想,品牌认知度可转化为饮料生产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目前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达能等国际上很多非常有价值的饮料品牌早已纷纷进人中国内地,预计其他境外饮料品牌亦将蜂拥而至。
考验之四
饮料市场竞争由饮料生产企业之间一对一的竞争转向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九五”时期,我国饮料市场竞争奉行“总和为零”的理念。即—个人、一家企业的成功,意味着另一个人、另一家企业的失败。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饮料行业都把经济结构的调整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世界,企业之间的购并、重组、整合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过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竞争方式逐渐被“大鱼吃大鱼”、“快鱼吃慢鱼”所替代,饮料生产企业单枪匹马打天下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所以我们必须借用世界饮料品牌或者加盟到某一饮料生产企业群体之中,因为惟有“与强共舞”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谋生存、图发展。当然这些群体可以是饮料生产跨国公司,也可以是某个饮料品牌的组合链。
考验之五
饮料市场竞争由货币资本投入额度和速度的竞争转向获取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作为一个勃勃向上的饮料生产企业,能否获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无疑是决定其在竞争中能否胜出的关键。不少发达国家一致看好我国饮料市场,进入中国内地的饮料生产跨国公司普遍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他们放宽选聘我国饮料人才的限制条件以及采用提高工资与福利待遇的办法吸引中国雇员,这些举措不得不引起我国饮料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考验之六
饮料市场竞争由注重追求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经济全球化促使饮料研发成果的转移速度越来越快,饮品的更新乃至换代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饮料生产企业对饮料消费市场出现的时尚化、个性化、休闲化、优质化、环保化等多层次需求必须做出快速反应。
考验之七
饮料市场竞争由以生产能力为主的竞争转向生产能力与流通能力平分秋色的竞争。商品、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产权资本进行全球流通才能形成经济全球化,流通速度与流通效率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饮料生产企业既要重视优质饮品的生产能力,又要注重饮料产品的市场流通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考验之八
饮料市场竞争由直接争夺客户的竞争转向抢占销售终端、创造客户价值的竞争。销售终端是指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直接发生关系的经营场所,所以最激烈的竞争决战必然向抢占销售终端聚集。谁能够牢牢地控制住销售终端,谁就能够如愿地探索到创造客户价值的通路。
目前,我们任何一个饮料生产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都还不可能达到国际名牌饮品那样的年销售总量和年利润总额,我国饮料工业真正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恐怕还是若干年以后的事情。中国饮料工业实实在在的发展规律只能存活于行业发展进程之中。如果将具体竞争过程中提炼出来的饮料行业发展规律再应用到未来的竞争中去,必定能够显示出更加巨大的威力。我国饮料生产企业不但应该随着发展阶段的转换和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深化与完善对于饮料行业发展的认知,同时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以及以往的发展模式,努力铲除偏见、培育理性,用现代化的饮料行业发展观指导新的发展阶段。
摘自食品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