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柑橘橙汁产业迎来做大做强机遇

   2006-07-25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7090
    库区农民种果升温
  “今年,我们这里的农民种植加工型柑橘又有积极性了!”日前,忠县果业局副局长牟其林说,“橙汁的市场需求给库区柑橘产业带来了发展动力”。
     牟其林说,忠县乌阳镇地处长江边,1998年以来,农民种植了2000亩标准化果园。今年,见美国博富文公司等要进入忠县发展橙汁加工产业,镇里乘势组织农民对4000亩不规范的果园进行了完善,并着手新建4000亩果园,规划明年再建5000亩,使加工型标准化果园总规模达到1.5万亩,成为农业产业化中最大的一项产业。
  “这是库区农村移民的一项优势产业!”乌阳镇高寨村党支部书记冉隆强说,几年前,发动村民建标准化果园时,阻力很大。今年不同了,大家的积极性相当高。


   这是为啥?
  冉解释说,一是市场的拉动,让村民看到了国际国内市场对橙汁的强大需求,知道种加工型的柑橘不愁销路;二是见有两家龙头企业(三峡建设集团、美国博富文公司)进来建现代化的橙汁加工厂,有了龙头企业的支撑;三是政府扶持这一产业的专项资金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园的资金;四是前几年建的标准化果园已投产,种植加工型柑橘显现出了效益。
     忠县原规划建6.5万亩加工型柑橘果园,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目前已修改规划,扩大到15万亩,预计可年产36万吨柑橘。这些柑橘通过加工增值后,将形成年产值达21亿多元的一项大产业。


  大发展的机遇来临
  “库区应创新思路,将柑橘橙汁产业做大做强。”日前,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总裁明方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因为大发展的机遇将来临。
  机遇之一:国际市场橙浓缩汁价格大幅攀升。
  国际市场上橙浓缩汁的价格在大幅攀升。目前,橙浓缩汁的价格已从去年的每吨7000多元上涨到约1.9万元。
     明方成说,2005年,一直影响国际市场橙浓缩汁价格晴雨表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经历了三次飓风,造成柑橘大量减产。这样,美国不但不能出口,还需要进口,造成供求关系的紧张。再加上世界最大的橙浓缩汁出口国巴西因病虫害的原因,砍掉了相当数量的柑橘树。
    有专家预测,未来三五年内,橙浓缩汁的价格将居高不下。
   明方成说,这就给三峡库区发展柑橘橙汁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机遇之二: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据农业部200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柑橘人均占有量仅9公斤左右,消费橙汁0.1公斤,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研究员沈兆敏认为,从世界柑橘业发展趋势来看,柑橘的鲜果消费和柑橘加工制品(主要是橙汁)的消费量都在稳步增加,但今后橙汁消费增长会更快。
   业内人士分析,今后的10年至20年,我国人均果汁的年消费量会达到现今的世界人均消费水平,即2至3公斤。
   目前,国内对橙汁的消费已经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近些年,国内市场的需求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而这个增长量,则需要每年有10万吨的鲜果来保证。
   我国现有的4000家左右的果汁饮料厂商中,生产橙汁饮料的占40%以上,且柑橘汁主要依靠进口,进口量已超过国产量的10倍以上。
   除国内市场对橙汁消费需求在快速增长外,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对橙汁的消费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而这些地区基本不产柑橘。
   明方成说,市场需求必然刺激生产。国内及国际市场对橙浓缩汁的需求增大,这给世界上最适宜柑橘种植区域之一的三峡库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发展之优势
   三峡库区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种植适宜加工橙汁的柑橘,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气候土壤成就最优种植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研究员沈兆敏的研究认为,三峡库区的气候适宜柑橘种植,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冬无严寒,特别是三峡库区蓄水后,大水体的热效应,可使冬季变暖,夏季变凉,更有利于多数柑橘品种的种植。
   库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区域,年均温度17.8—18.9℃,年日照1100—1650小时,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土壤以紫色土为主,矿质营养丰富,尤其是土壤具有较高的钾素供给能力。
   最适宜种植优质柑橘的区域,在重庆库区有100余万亩的面积。


   加工龙头企业全国规模最大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这是农业产业化的一条基本规律。目前,在三峡库区,橙汁加工的龙头企业为全国规模最大。
   2002年,中国最大的果汁饮料企业———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与万州签订了合作建设《三峡库区100万吨优质柑橘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协议书,控股三峡果业集团公司,联手打造亚洲最大的柑橘深加工中心。
   首期30万吨优质柑橘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从2002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从意大利引进的柑橘榨汁、浓缩生产线于2003年建成投产,达到年加工20万吨柑橘能力。
   2004年,由三峡建设集团公司在忠县建的年加工5万吨的生产线建成并试生产。
   近日,美国博富文公司也看好库区柑橘产业发展的优势,进入忠县,目前正在进行首期年加工10万吨生产线的建设,最终将达到20万吨的年加工生产能力。


   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三峡库区已被列入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发展中,必将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
   在国务院三建委制定的库区产业发展规划中,柑橘被列为四大产业之一;并且列出了专项发展资金,扶持库区柑橘产业的发展。
   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将在库区扶持发展40万亩优质柑橘。


   三大制约因素
   库区柑橘橙汁产业链的发展,虽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传统落后栽培种植技术导致产量不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三峡库区柑橘虽平均单产高于全国水平,但只是世界每亩1000公斤平均产量的67%。  导致库区柑橘单产低、品质不高的根本原因就是果园的标准不高,种植技术落后。
  二是现有的土地经营体制制约规模化生产。
  前不久,记者在忠县涂井乡友谊村新建的标准化加工型柑橘果园采访时发现,数百亩的果园里有种植农户上百家,而每户只有1亩到5亩不等。
  这种因土地经营体制的制约,影响了柑橘规模化种植。
  三是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大,农民规模化种植受限。
  要想达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保证加工果的品质,就得建高标准的果园。忠县果业局柑橘专家牟其林说,按照美国施格兰在忠县建的标准示范园的要求,除品种要优外,栽种的地得进行改造,每株的窝要打直径80厘米、深度150厘米的坑,在坑中施足底肥后再栽上苗子。在果园里,还要配套建设路、灌溉设施等。建1亩果园,得一次性投资3000元左右。
  这样高的投资,对库区的农民来说,要自己投资建标准化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果园,是非常困难的。


  用新机制发展柑橘橙汁产业
  要把柑橘橙汁产业发展成年产值数十亿元、数十万人就业的一项支柱产业,便得破除制约因素,把市场-加工-原料基地建设这一产业链条有机地连接起来。


  如何连接?靠创新机制。
  首要的是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适度规模的标准化果园建设,必须打破目前这种一家一户小生产格局,通过一种新的机制,把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忠县果业局副局长牟其林说,目前忠县正在进行试点,让农民把土地作为股份,集中到有经营能力的种植大户或业主手中。
  他认为,这种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才能保证建园的质量,技术的到位,达到果园预期的单产,保证果子的品质。
   其次是投入机制的创新。每亩3000元的建园投入,不是一笔小数目,单靠国家的投入不行;靠农民投入,也不现实。
   对此,有专家建议:可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第三是产业链条机制的创新。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焦必宁认为,橙汁产业化经营必须建立起加工龙头企业+基地(业主和种植大户经营)+农户(主要是入股)的产业链条机制,才能保证原料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的一体化,在市场上形成长久的竞争力。
   第四是结构调整的创新。目前,三峡库区内的橙汁加工原料主要是中熟品种,所以导致每年的加工时间只有3个月。而美国、巴西、南非等国由于是早、中、晚熟品种配套,有半年以上的时间都有鲜果可采摘,其加工时间延长到7个月左右。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副所长吴厚玖指出,目前柑橘的品种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在柑橘汁加工原料基地的建设中,应合理地进行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种植,延长鲜果的采摘期。
   除新建原料基地需要进行品种结构的调整外,目前库区已有的基地也应进行改造,在改造中进行适合加工品种结构的调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