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抽样调查显示,90%以上的消费者有饮酒的需求,60%的消费者表示只能依据广告和价位判断酒质的好坏,30%的消费者表示知道酒类产品的质量分等级。
去年10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商务部联合颁布了《食品质量认证实施规则——酒类》。
《规则》实施后,消费者可以根据认证图标简单识别酒类优劣。然而对于酒类生产企业来说,《规则》的实施无疑将带来了一次不小的震动。
无认证低劣酒充斥市场
据成都市酒类专卖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2005年,该局就查获各类假冒、伪劣酒类产品2000余瓶,涉案金额共计14万余元。
“没有认证,酒类市场混乱!”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食品轻化检测所方衡亮说,酿酒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假冒名牌产品、伪劣产品、假酒中毒事件屡禁不止。因此,建立酒类产品质量等级、品质保证、信誉保证为核心的认证实施规则就显得非常必要。
三种图标鉴别酒类优劣
据悉,《规则》主要通过有资格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围绕酒类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并与产品的卫生、理化、感官等要求相结合,通过认证活动对酒类生产质量保证能力及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水平做出全面评价。
方衡亮介绍说。认证的产品包括葡萄酒类、啤酒类、白酒类、黄酒类、果酒类、威士忌、白兰地、俄得克(伏特加)、露酒、酒精和其他含酒精饮料产品。产品质量标准以现行的国家标准为依据。
根据《规则》,认证结果,分别用“优级产品标志”、“一级产品标志”、“二级产品标志”三种图形标志标注产品质量,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优级”、“一级”、“二级”产品相对应。
酒类市场面临洗牌
方衡亮认为,由于该认证规则具有市场准入和消费者知情的双重要求,具有雄厚实力的名优企业将得到市场的保护。而一部分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将被迫退出酒类市场,酒业市场也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
中酒联合(北京)质量认证中心主任赵尔萍认为,由于酒类产品质量等级认证给消费者提供了选择消费的科学方法,也有利于引导理性消费,从而敦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能力。
四川省酒类科研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规则》对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抬高了行业门槛,因而能够起到规范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秩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的作用。名优企业的产品经过评定为符合相关要求,消费者就可以放心饮用。
相反,一部分不能达到要求的企业及产品在市场上将失去竞争优势,从而被市场淘汰。
来源: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