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卫生部通报的381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140起,由食用有毒动植物引起的72起。
三大表现
表现1: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严重。有的产地环境污染,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有的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激素,有的在水产养殖中滥用氯霉素等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
表现2:食品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有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有的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等。
表现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为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在城乡结合处,有的厂家在销售“三无”食品。
三大短板
短板1:法律法规欠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专家扬强表示,法规是国家开展食品安全执法的基础和依据,稍有欠缺都会造成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执法的空隙,然而,目前我国食品法律和法规还无法覆盖食品产业的全过程。比如,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杀条例只对动物疫病的检疫作出相关规定,对廋肉精类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只字未提,兽药管理条例对兽药的生产、流通和销售有相关规定,但是对广大饲养户的用药这一重要环节没有任何规定,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明文禁止在饲料生产加工中添加违禁药物,但对众多的养殖户在自配饲料中掺入违禁药物没有相关规定,为违法行为留下空隙。
短板2:标准体系不完善。数量只有国外1/8。目前,我国大约有食品卫生标准500项,这只是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食品卫生标准数量的1/8,我国对允许使用的136种农药制定了相应食品的残留量标准,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和欧盟制定的相关标准分别是395、489、1176项,我国食品标准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也很低,采用国际标准的还不到一半,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采用的国际标准已达80%,日本更是超过90%。
短板3:检测设备落后。在集贸市场上,检测一例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通常需要半个小时……业内执法人员介绍,目前,食品监管部门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普遍比较落后,基层检测人员数量不够,这已成为当前制约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相当一部分添加到食品中的工业原料还无法检测出来,比如用于制造劣质酱油的“毛发水”,主要成分是氨基酸,与正规酱油中所含有的氨基酸成分一致,国内现有的技术和设备难以分辩两种酱油的区别。据悉,美国FDA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食品中360种农药残留,德国的方法可检测325种,加拿大的方法可检测251种,而我国最新研制的仪器却只能检测180种农药残留。技术手段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对一些问题食品检验的困难。
来源:民营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