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白糖:重复昨天的故事

   2006-08-30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10500
    在国际原糖价格的历次重大转折之中,5月绝对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今年的情况也不例外,美国11号原糖在创下了接近19美分/磅的高价之后,转头进入下跌循环,目前主力10月合约上周报收在12.5美分/磅,与今年的最高价相比,跌幅已达32%。  

  国内期货市场的表现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郑州新品种的上市一度激发了汹涌的做多浪潮,然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郑州期货白糖价格在2月见顶之后,609合约自6300元/吨的价格下跌到目前的3600元/吨,跌幅为43%。主导价格下跌的因素有三点:一是新产季供应预期大量增加;二是国储抛糖引发的第三方供应效应的显现;第三是国际糖价的向下破位。

  现货市场三大特点

  目前国内期货远月合约价格已经远低于现货价格,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前期疯狂求购白糖的贸易商来讲几乎不可思议。批发市场远期价格的超跌是否意味着白糖价格底部的显现,或者是否意味着白糖价格阶段性反弹的到来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还要回到上述三个下跌主导因素的研究。我们知道,世界食糖现货市场主要特点有:

  一是生产相对集中,且多数是第三世界国家,如巴西、印度、泰国、古巴,这些主要产糖国大量出口。大的消费国生产不能自给,需要进口,如俄罗斯、美国。

  二是食糖在全球范围内的消费量将继续增加。食糖消费介于刚性消费与弹性消费之间,消费量与人均GDP没有明显关系,与各个国家(地区)的饮食习惯却密切相关。

  三是市场供求变化较大,价格波动剧烈。因所处纬度及气候不同,世界主要食糖输出国(地区)的制糖生产期(糖料收获期)不同。其中巴西中南部为5月至12月,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原糖价格在历年的5月期间几乎都会发生一些重大转折。如果供需紧张,则自5月始价格会急剧上扬;而一旦供需状况改善,价格会从高位急剧下跌。

  供需关系彻底颠覆

  白糖终属农产品,其产量的扩减受价格调控的作用非常明显。全球食糖产量1.21-1.40亿吨,消费量约1.24亿吨,国际贸易量约3700万吨,供求的变化都集中在3700万吨的世界食糖贸易量上,特别是集中在巴西等国的食糖产出和贸易供应量的改变上。

  巴西圣保罗州蔗产联盟(Unica)截至7月中旬的数据显示,2006-2007制糖年度巴西南部地区的甘蔗产量同比去年增长了12.2%,全区累计产糖1008万吨,较去年同期828万吨的产量增长21.7%。去年食糖的供需关系已经被彻底颠覆,2006/2007榨季全球糖产量15437万吨,消费量15104万吨,供需对比显示供过于求333万吨。

  从历史的供需状况与国际食糖价格关系的对照来看,全球供需关系的彻底颠覆意味着食糖价格的彻底回归。换句话说,如果全球新产季食糖供应富余缺口在300万吨以上的话,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美国原糖价格处在9美分/磅以上价格的几率注定不是很高。

  国储不是拯救者

  国储的抛售又将如何影响糖价呢?笔者认为,国储抛糖的基本出发点并不是一定要把糖价打压到某种程度,正是上一产季的食糖供应短缺迫使国储不得不出面,承当第三方供应者的角色,有效缓解了国内最关键食糖供应期的供应短缺的局面。而今供需矛盾已经有效缓解,下一季白糖产出即将开始,国储也可以收拾一下鼓鼓的钱囊谢幕退场了。但国储的逐步隐退并不意味着食糖供需关系的再度紧张,因为仅仅针对白糖价格而言,国储既不是惩罚者,也不是拯救者。

  对于国际原糖价格而言,即使最具投机经验的专家也不可能从原糖价格的图表上读到见底的信号。按照国际基金的做法,此时只有惟一的选择,那就是尽可能地压缩持有的多头头寸,而且就像以往一样,食糖市场的每一次短暂的利多都会引发基金大量的平仓离场。

  另外,我们注意到白糖的相关和替代品种正在步入下跌或者回调之中,如原油、玉米、乙醇和淀粉糖。这种市场整体下跌的态势对于抱守国内现货价的糖厂和期货多头而言都不是好消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