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年初开始,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部署的第二批食品安全可追溯示范项目相继进入验收阶段。示范项目包括肉类、蔬菜、禽蛋等各类食品;示范的核心内容,就是应用现有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与追溯。
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介绍,作为全球通用的商务语言,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全球供应链的效率,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0万家公司和企业加入这个系统,使用了商品条码。在商品条码中增加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一旦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就可以通过查询系统很快找到问题的出处,最大可能减少食品安全事故。
那么,商品条码在食品安全追溯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北京金维福仁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的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应用示范系统堪称是个典型的案例。据介绍,这个系统由活体牛的防疫、饲料、疾病、检疫信息以及屠宰、分割、包装过程的相关信息形成了条码标识信息。利用一个商品条码标签,就可以追溯到某一块牛肉出自哪一头牛,这头牛来自哪一家养殖场,喂食了哪些饲料,用过哪些种类以及多少兽药,是否经过检疫,甚至包括这头牛的父母的相关信息。一旦某一块牛肉出现了问题,利用这个系统,向下可以追踪到同一头牛产出的牛肉到了哪些超市,向上可以追溯到同一家养殖场或喂食了同一种饲料,用了同一种兽药的牛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山东寿光蔬菜安全可追溯性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农产品单品质量信息的跟踪与追溯,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每包蔬菜上的追溯码,准确了解该蔬菜的种植过程、施肥和用药情况、加工企业、加工日期、检验信息等各项数据。而上海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包括了猪肉、鸡肉、蛋品、大米、蔬菜、食用菌等100多种与市民密切相关的食用农副产品,安装查询平台的超市大卖场已有50家,所标识的信息详细到每一块菜地或每一个猪舍。新疆吐鲁番的哈密瓜不久前用上了商品条码,实现了哈密瓜的跟踪与追溯,已在全国市场上产生很大的反响。
应用商品条码对食品安全进行追溯,是商品条码应用的一个新领域。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高级工程师文向阳介绍,2000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出台了新牛肉标签法规,要求自2002年起所有在欧盟国家上市销售的牛肉必须要具备可追溯性。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2002年,欧盟出台食品安全法规,要求从2005年起,禁止不具备可追溯性的食品在欧盟销售。澳、美、日、韩等国也相继对食品的可追溯性做出规定。2002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开发出跟踪与追溯食品、饮料、牛肉、水产品、葡萄酒、水果和蔬菜的指南。目前,至少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与追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已经正式推荐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用于食品的跟踪与追溯。
据介绍,我国将商品条码用于食品安全追溯的研究开始于2003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参照国际编码协会出版的相关应用指南,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继出版了《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指南》、《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和《食品安全追溯应用案例集》,并在国内建立了多个应用示范系统。我国利用编码技术对食品安全的追溯工作刚刚起步,许多企业、行业和部门都制定了各自领域的食品安全追溯编码。这些追溯编码没有采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不规范、不统一、不兼容,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文向阳解释说,所谓“孤岛”,就是指这些编码系统只能在相关的行业或部门内部使用,这与超市采用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不兼容,增加了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成本,造成供应链的迟缓和不确定性以及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张成海认为,应尽快规范我国食品安全追溯编码工作,建立从产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系统和追溯制度,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检测、包装盒标识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目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结合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有关要求,加紧完善农产品质量溯源的技术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