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从收购狂人雀巢看外资食品巨头本土化

   2012-02-28 2020
核心提示:  2011年,外资食品巨头雀巢在中国的收购动作之频繁、之大胆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从2010年春节前夕,雀巢集团以70%的股

  2011年,外资食品巨头雀巢在中国的收购动作之频繁、之大胆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从2010年春节前夕,雀巢集团以70%的股权占比控股云南大山饮品有限公司,到2011年8月完成对银鹭60%股权的收购,再到2011年12月7日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份,再到传和达能竞购惠氏……对此,刚刚上任不久的雀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狄可为称“并购可使雀巢更中国化”。

  外资食品巨头中国本土化之路有很多途径,其中并购便是最直接的一条,也是被公认最有效的一条。

  纵观近年外资收购国内食品饮料品牌重要案例,应始2009年3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本。该收购申请被商务部拦截后,外资收购国内食品饮料品牌便开始顺风顺水,而雀巢恐怕算是最高调的一个。

  时间外资收购方收购对象收购权益收购金额审批情况

  2011年7月雀巢集团徐福记60%17亿美元

  获批

  2011年6月帝亚吉欧水井坊从49%增至53%1.4亿元获批

  2011年5月百胜集团小肥羊从27.2%增至93.2%45.6亿港元获批

  2011年4月雀巢集团银鹭60%价格未知获批

  2010年11月亨氏集团福达100%1.65亿美元获批

  2010年11月朝日啤酒康师傅控股6.5%私募新股股权435亿日元获批

  2010年11月嘉士伯啤酒重庆啤酒从17.46%增至29.71%23.85亿元获批

  2010年2月雀巢集团云南山泉70%上亿元获批

  2009年5月朝日啤酒青岛啤酒19.99%股份6.7亿美元获批

  其实,外资食品巨头中国本土化之路由来已久,发展到当代,在中国加入WTO,经济更加开放的政策引导下,对于西方投资者而言有很大吸引力的中国的食品消费行业更是一块不可不争的“肥肉”。自在2006年中国的大豆产业彻底沦陷之后,中国本土的啤酒企业也开始了艰难的“捍卫”之路,截至目前国内大的啤酒品牌中,仅燕京啤酒没有被外资染指,可谓“独树一帜”,如今餐饮,糖果,以及液体饮料和调味品均有被外资并购。从并购的案例数量和涉及并购的领域来看,外资食品巨头都处处渗透,步步紧逼。从本土化的方式来看,近年来外资食品巨头中国本土化从参股到控股,从显性到隐性,从单一到多元逐渐转变。

  为什么外资食品巨头中国本土化之路越走越顺?外资食品巨头中国本土化之路还有多远可以走,又将走到哪里?恐怕没有人可以预测到,但至少目前看来这条路并不是“穷途”。

  首先,中国政府对外资的引进似乎还处于饥渴的状态,对外资并购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如此,也为外资食品巨头中国本土化之路敞开了大门。在商务部2007年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除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绿茶和名茶、黑茶加工”属于禁止外商投资产业、“黄酒及名优白酒生产、碳酸饮料生产”属于限制外商投资产业外,食品饮料行业的细分领域大都属于允许外商投资产业。日前商务部表示,为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升外资质量,今年将对上述目录进行修订。

  其次,中国的食品市场有目共睹。中国的食品饮料行业虽然是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但是市场机会仍然非常多,行业的利润率还是比较可观的。据Wind统计,根据2010年年报数据,食品饮料行业的平均销售毛利率达到37.94%,2009年度平均销售毛利率达到37.03%。2010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平均值达到4.0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达到62.32%。王老吉,2009年一款产品销售额就可以达到200亿元。再者,食品饮料行业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由内需拉动,不会像制造、纺织、能源等行业那样受到产业政策、汇率波动或政府补贴的影响。

  但是,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造就了“浮躁”,很多行业都有更容易暴利的机会,这使得微利的食品饮料行业很多做实业的企业失去了坚持的动力,于是,套现离场上演。而外资方,大部分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看到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往往选择在合适的时候大举进军。

  此外,近年来频频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为外资并购提供了可乘之机。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将近44.8万家,其中80%左右为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小、散、乱的特点突出。国产品牌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国人对其的信任感,转而选择外资品牌。尤其是在奶粉行业,自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重创中国,以及频繁不绝的奶粉安全问题,以致消费者对外国品牌的信任和推崇甚至大大地超越了国产品牌,洋奶粉甚至不需要任何并购,不花一毛钱就能占领中国奶粉市场,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不知道该反思的到底是谁?

  食品饮料行业的并购是必然,是大势所趋。一切才刚刚开始。如果这是真的,中国本土化的食品饮料企业又该如何进退?希望到最后,我们需要的真的不应只是反思,还有保值,不是绝对的悲剧,还有再起的底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