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白酒之战:危机四伏的时代

   2012-02-29 1800
核心提示:  最近2011年白酒企业的业绩相继公布,从14家白酒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情况可以看到,预计平均业绩年增长达83%。据统计,2010年

  最近2011年白酒企业的业绩相继公布,从14家白酒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情况可以看到,预计平均业绩年增长达83%。据统计,2010年全国白酒销售总额增幅达25%,2011年上半年更是超过30%。在各种利好因素的刺激之下,白酒行业的扩张之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事实上,近两年以来,无论是全国性品牌还是区域品牌,白酒企业相继拉开了产能之战。茅台在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基酒产量达到4万吨以上。水井坊投下22.83亿元在成都邛崃建设新产品开发基地及技术改造项目。五粮液股份启动6万吨陈酿工程。洋河大曲去年自筹40亿元,用于3万吨名优酒酿造技术改造工程等4大项目……但这一系数字也让人感到些许恐慌,因为它们的提出都建立在同一个前提上:白酒行业的“黄金时代”一直延续下去,才能消化掉几乎倍增的白酒产能。有专家分析,目前白酒行业高速发展不能过分乐观,需警惕背后的危机,而且白酒行业很有可能结束之前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进入行业调整期。此外,不同规模的白酒企业还要接受外来的竞争对手的挑战,为提高市场份额,积极谋划着如何攻城略地,内外交困,可谓危机四伏。

  三大隐忧:该兴奋还是该恐慌?

  这三大隐忧其实都是基于白酒企业投入巨资去扩大产能而出现的,如今这种无限制的扩张能否被市场所消化,还是未知之数。

  争夺高端市场但争议大

  从2004年以来,白酒行业一路上扬,即使是2009年的金融危机也未曾影响其销量。中秋国庆、元旦春节,一瓶难求的茅台酒道出了中国白酒行业的火热行情。业内人士预测,2015年白酒行业的销售总额将突破5000亿元。其中,高端白酒的快速成长以及较高利润,成为了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也是产能扩张中的“重头戏”。

  据业内人士估算,2005年高端白酒在市场上的消费比例只有5%,而到了2011年这个比例已经增长到了15%,上行势头不减。尽管在高端酒市场上,茅台和五粮液的地位已经奠定,泸州老窖、水井坊、汾酒也占据一席之地,但随着消费者对白酒品质的看重,高端白酒的消费正在逐步回归传统品牌,集中度逐步提高。为了抓住仍在转移的消费需求,白酒企业将高端酒业务视为制胜关键。

  但是高端白酒近年来也备受争议,以近几年失控的涨价潮为例,高端白酒寡头垄断导致价格“逢节必涨”,一些白酒甚至演变成为奢侈品;同时,巨额的宣传品牌费用、公务消费的营销策略等,也导致各方的批评、指责声不断。

  白酒业持续提价有没有天花板?在公务消费新政压力之下,高端白酒的“涨声”还能响多久?值得深思的是,目前白酒业的隐忧已经显现,一些高端白酒销量悄然下滑,而高高在上的价格也出现了松动。

  行业泡沫或不久出现

  在2011年的高端白酒大涨价风潮中,已经让大部分白酒企业赚足了银两。山西汾酒将青花汾酒和老白汾年份酒的对外售价分别上调20%和10%后,换来的是利润的大幅增长。2011年上半年,山西汾酒净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97%。

  古井贡提价后,仅半年时间,利润增长高达150%,股价也越过百元大关。

  有消息称,包括贵州茅台在内,大多白酒生产企业均把利润的大幅增长归功于销量增加和提价所致。受利润增长的刺激,2011年下半年,白酒企业纷纷扩产,以扩大销售规模。

  五粮液股份计划上6万吨陈酿工程,贵州茅台投资6亿元用于扩产王子酒,洋河股份投资40亿元进行酿酒技改,金六福也拿出20亿元,在四川邛崃征地1000余亩,大建原酒基地,水井坊几千吨的基酒,也要扩建到2.8万吨……

  目前,白酒价格的节节攀升以及市场的全线飘红,致使白酒行业进入了产能“大跃进”阶段。专家预测在未来五年,全国白酒产业销售收入每年将保持10%的增长,年利润增长在15%左右。但现在来看,白酒行业明显已经有了过热趋势。

  看似红红火火的白酒市场,其实却暗礁深藏。业内人士透露,对于茅台,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上至经销商、零售终端,下至消费者,大家都在囤积茅台。目前保守估计市面上囤积的茅台至少超过1万吨,未来三至五年将达3万吨。在目前投资渠道变窄的情况下,茅台的投资属性如果被无限放大,价格泡沫就将出现。而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在大量资金热炒、产能扩张的背景下,如消费市场增长的速度跟不上,必将造成大量资金的消耗,同样会为行业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同时,其他行业的资本也纷纷瞄上了白酒行业,资本的追逐更加加剧了白酒行业的产能“大跃进”。2011年6月份,从盈盛投资受让全兴集团4%股权的审批申请及反垄断审查申请已获国家批准,帝亚吉欧正在全力冲刺控股水井坊;8月份,ST皇台发公告称将拟募资收购区域白酒企业——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企业集团51%—100%的股权;继6月斥资1.3亿元收购湖南武陵酒业后,日前联想又斥资控股河北承德乾隆醉酒业……目前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白酒行业仍将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市场乐观不等同于可无限扩张。

  据统计,目前中国白酒行业的销售总额仍处于上涨阶段,但总体来说消费量却在下跌。主要原因在于白酒的单价在不断提升,行业在向高端产品集中。对于目前高端白酒行业这种涨势,虽然还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状态,但是已经显露出泡沫迸发的苗头。

  重产能轻质量难持续发展

  除了以上两个隐患外,产能的扩张很可能带来另一个问题:轻质量。部分业内人士的担忧,重产能轻质量或为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而针对酒企对高端酒的“迷恋”,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白酒企业虽然能够通过扩张提升销量业绩,却难以此成为高端名酒。所谓高端名酒不能单纯以知名度和销量为标准,而应该将酿造工艺、文化底蕴和产品品质等放在首位。”

  高端白酒的增长态势将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而继续保持,但是高端产品的销售更多依赖的是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并非任何企业的高端产品都能获得市场认可,尤其是在高端白酒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局面下。

  白酒的争夺战

  承受着内部隐患的随时出现,白酒企业还要接受外来的竞争对手的挑战,如今的白酒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如果提及伦敦奥运会,那么白酒企业就可以将其想象成各类运动员,为提高市场份额,积极谋划着如何攻城略地,内外交困,可谓危机四伏。

  全国强势企业:错位竞争格局

  国家队: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为代表

  优势:名酒,拥有与生俱来的高贵血统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品牌优势,进行全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和运作,在高档白酒市场攻城略地,实现规模化拓展。

  趋势:虽都身居一线阵容,但由于品牌影响力、战略思维的差异,他们在主力产品档位上形成了差异分布,阵容内呈现错位竞争格局。比如茅台成为高档价位的新标杆,并呈奢侈化雏形。而以泸州老窖特曲在中档价位的占位和1573的高端地位,双品牌的运作让泸州老窖继续在第一集团军里增强和保持优势地位。

  全国强势区域企业:过渡平台、不进则退

  国青队:汾酒、洋河、郎酒、稻花香、四特等企业为代表

  特征:具有一定的传统名酒品牌优势,在本省具有非常稳固的基础,同事借助渠道创新和品牌传播强攻区域外中高档市场,业绩增长迅速。

  趋势:把销售模式和省级区域市场的广度作为两大衡量指标,目前规模基本突破25亿和2个以上亿元的省外市场。一方面:全国区域强势企业阵容由省级强势企业向全国强势企业过度的平台,首先在本省大市场形成了王者地位,同时,纷纷走向省外,并一路攻城略地,迅速成为标杆型企业。

  省级强势企业:分化明显,优胜劣汰

  省级队:衡水老白干、牛栏山、西凤、河套、宋河等

  特征:在本省根据地市场地位稳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由于企业资源和现代营销能力尚不具备极强的竞争优势,省外市场多为机会性操作。

  趋势:虽拥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和省内市场广泛的消费者认同,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省级强势企业上有全国强势企业的挤压,下有群狼地方军的冲击,同时,由于白酒行业的行业的产品结构集中向高端发展,导致省级强势企业在品牌塑造和市场运作能力尚能够均衡发展,建立系统营销竞争优势,则会形成爆破式增长,从而颠覆行业竞争格局,洋河当年从省级强势企业进入全国区域强势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

  地方割据企业:增长乏力、夹缝生存

  地方队:高炉家、杜康、宝丰、诗仙太白等

  特征:运用一定的通路运作能力和广告传播手段,在省内区域市场有所斩获,属于省内第二集团军品牌,数量最为庞大。

  趋势:从数以万计的地方酒厂中初步胜出,经历了企业改制、市场竞争等重重洗礼,基本都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生存之忧已经解除。但这部分企业由于低端产品占有过重比例。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部分企业产品档次低、价格低、利润低,同时,还面对品牌和资金不足、人才和管理水平落后等不利局面,生存环境将更加恶化。

  【链接:2011—2012白酒大事件】

  酒价“涨”潮此起彼伏

  原本“涨价”对白酒而言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但对于2011年的白酒行业来说,“涨价”却格外受关注。

  2011年伊始,白酒“一哥”茅台便开始上演“让价格飞”的好戏:全面上调旗下产品出厂价格,平均价格上调为20%。紧跟其后,五粮液对部分产品进行调价。此后,“涨价潮”蔓延至二线品牌,古井贡酒、古越龙山、汾酒陆续对产品进行调价。

  资本与白酒碰撞

  2011年3月,海航集团通过旗下一家投资公司,以7.8亿元收购贵州怀酒厂60%的股份。2011年11月29日,联想控股酒业对外宣布,斥资收购河北乾隆醉酒业有限公司87%的股份。如此看来,资本的注入将会更直接地加剧白酒产业格局的变化,对于白酒而言,转让股权的终极目的是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让企业朝更加良性方向发展,并不是卖掉酒企。

  “禁酒令”出台

  2011年5月1日起,醉驾由行政违法衍变为刑事犯罪,面对“禁酒令”下的新市场形势,无论是企业及终端都推出了新招应对。一些白酒企业也开发小包装低度酒,如诗仙太白集团就顺应市场形势推出了45度的半斤装“新花瓷”。

  酒企染指电子商务

  目前,几乎所有酒类上市公司都已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直接介入互联网营销这一新兴渠道。同时,各种酒类专营的垂直行业网站也层出不穷。

  央视广告限酒

  从2012年1月1日起,央视招标时段的白酒广告中将选定12家实力较强的白酒企业,这12家企业可以在招标时段播出商业广告,而这12家企业之外的白酒企业在招标时段则只能播出形象广告,形象广告片中不得出现“酒瓶”、“酒杯”等元素。央视“限酒令”,搅动了白酒营销江湖,迫使一些白酒企业,不得不转变营销思路,适应新的变化。

  业绩增长惊人

  最近2011年白酒企业的业绩相继公布,从14家白酒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情况可以看到,预计平均业绩增长83%。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