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有毒仿瓷餐具仍在西安部分超市“变脸”销售

   2009-04-29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11230

    从超市买回的仿瓷餐具上,贴了好几层标签,各个标签标示的内容都不同本报记者王警摄

    半个月前央视报道了“毒碗”事件,随后国家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生产销售有毒仿瓷餐具。

    近日,在西安一些超市,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有毒仿瓷餐具掩盖其真实身份,仍在继续销售。

    名字解释

    UF:是尿素甲醛树脂的英文缩写。国家禁止其用于食品用包装容器。

    MF: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英文缩写,也叫Melamine(美耐皿)、密胺品。正规仿瓷餐具使用的原料。

    市场调查

    标识花花绿绿看得云里雾里

    今年4月12日,央视曝光了一些企业仍在违法使用国家禁用的工业用料——尿素甲醛树脂,生产仿瓷餐具,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两天后,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质监系统在前一阶段针对重点地区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即日起至5月15日对生产加工仿瓷餐具再集中开展一次全国性的执法检查行动。

    一种仿瓷餐具贴着不同标签

    26日下午,在西安市小寨一家超市的“5元品”、“8元品”促销区,摆放着20多种仿瓷盘子、碗和杯子,记者仔细查看,不少产品贴有两个甚至多个标签。

    在一款绿色小碗的碗底,最上面的标签标注:产品名称“置物盘”;材质“UF+正表面MF”,在标签最下边,有一行很小的字标明了注意事项:“常温下使用,勿当餐具”。撕开该标签后,下面的标签却标明,该产品名称是“五元密胺品”,是科学仿瓷餐具,并标有“QS”标志。

    在一款“方形置物碗”底部上有相似的标签,但碗内粘贴的宣传页上,却表示可以盛放面条、蔬菜等。

    西安市东郊一家大型超市,通过宣传招牌公示了“如何辨别仿瓷餐具优劣”,但其出售产品中,也出现多标签情况。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个别产品标明100%密胺品仿瓷餐具外,问题产品标注的厂家是“浙江省台州市希尔家庭用品有限公司”。据悉,去年底,因使用尿素甲醛树脂加工仿瓷餐具,而被媒体曝光的企业中,就有浙江省台州市希尔家庭用品有限公司。

    销售者不知情消费者看不懂

    “可以装食物的,也可以加热。”针对出售的仿瓷餐具,小寨的这家超市工作人员这样说。

    4月25日下午,在轻工批发市场一家销售仿瓷餐具经销商处,一名销售人员介绍,产品均来自广州和浙江等地,“没问题的,用热油泼辣子都可以。”但记者发现餐具上均没有贴QS标志,不但如此,很多餐具甚至连产品说明都没有,个别餐具在底部刻有“Melamine”(美耐皿)字样。

    对着标识为“置物盘”的小碗,销售人员说,可以盛放热汤等食物,也可以加热。也有的销售人员说,可以盛放食物,但不能加热。

    在超市,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很多消费者看不懂标识。“应该可以盛汤的,过去就用这种碗给小孩吃饭的。”准备挑选汤碗的李喆女士说。与她的说法类似,不少消费者称,根本不知道标注的“UF”、“MF”是什么概念?也不知道“置物盘”究竟能不能盛熟食?

    标准未出台产品已在市场卖

    “把非食用盘和食用盘混在一起卖,有误导消费者之嫌。”在国内最早揭秘有毒仿瓷餐具问题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称:“消费者往往会把这种以有毒原料制成的‘置物盘’当做密胺餐具购买,并用于盛装食物。”

    董金狮介绍,正规仿瓷餐具使用的原料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而一些有毒仿瓷餐具使用的原料是国家禁止用于食品用包装容器的尿素甲醛树脂(UF)。“在标签上使用专业术语代替‘尿素甲醛树脂’,并和密胺餐具混合出售,显然误导了消费者。”董金狮说,商家采用的模糊信息,可能会使消费者按照“密胺(仿瓷)餐具”购买,并放置食物或进行加热。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台州市希尔家庭用品有限公司企业生产标准的发布日期是2008年11月,2008年12月1日实施。但该公司却于2008年4月就有依照标准生产的产品,也就是说,标准还没发布,依照该标准的产品已经“早产”。

    据董金狮透露,实际上,同一产品上不同标签的“执行标准也不同,原标签执行的是旧有的国家标准”。新标签却改为企业标准。该厂家所谓“Q/HXE”标准,是企业自行制定,报当地质监部门备案的标准。但企业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相衔接。从该标准发布的日期来看,该企业标准是匆忙出台的。

    专家分析

    采用毒原料成为业内潜规则

    利益驱使导致“毒餐具”出炉

    董金狮说,根据国家要求,尿素甲醛树脂禁止用做食品容器原料,但价格却比密胺品低三成。

    “实际上,超市也很无奈,一方面产品有合格证,另一方面价格也很优惠。”超市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仿瓷餐具”成本相差很大,企业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才导致“毒餐具”出炉。

    据介绍,一吨尿素甲醛树脂粉价格约在5000元左右,而一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粉的价格高达1.5万元。有关人士测算,一只10来克重的仿瓷小碗,若用两种不同的原材料,差价至少在0.3元以上。如果正规仿瓷餐具卖到9元,“尿素甲醛树脂”碗可卖到3元。

    而同样,在广东东莞等地,购买一套生产仿瓷餐具的设备,成本约3万元—5万元,技术也容易掌握,也成为“毒餐具”出炉的原因之一。

    有毒仿瓷餐具一煮就漏底

    董金狮说,尿素甲醛树脂易于吸水,耐水性较差,耐热性也不高,80℃以下,结构相对稳定,受热超过80℃,其结构会发生变化,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甲醛。甲醛是强致癌物,若遇到水甲醛会溶解,毒性会更大。“经蒸煮后,尿素碗有的出现变色,有的出现了明显裂缝,出现刺鼻异味。”董金狮说,尿素甲醛树脂是尿素与甲醛进行反应后所得,在一定温度下,尿素与甲醛又会发生分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劣质仿瓷餐具在热水中煮过后,会出现刺鼻气味的原因,那是甲醛”。

    董金狮说,蒸煮是根据国家的相关试验标准进行的,主要是对碗蒸煮半小时,再拿出来晾晒一小时,反复4次,然后观察。根据试验结果,有的“尿素餐具”碗内出现黑色纸浆,有的颜色变白、出现裂缝,更有的餐具竟然漏了底。

    检测仿瓷餐具并不检测尿素甲醛树脂

    董金狮介绍生产设备投入小,原料成本低,降低了仿瓷餐具生产门槛。

    从董金狮的几次调查看,一些生产者专业知识不强,而另一种原因是缺乏一套完整的规范,部分生产者称,《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并没有明文禁止尿素甲醛树脂,用廉价但有毒原材料生产仿瓷餐具,成为业内的一个潜规则。另外不排除部分企业目的是谋求利润更大化,明知尿素甲醛树脂有毒害,却仍使用其做原材料。

    按我国现行相关标准,检测仿瓷餐具并不检测尿素甲醛树脂。有关专家曾呼吁,及时修订《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据悉,该标准于1988年由卫生部颁布、次年实施,至今20年未修改,已不能反映我国目前产品质量情况和市场应用情况。

    如何规范

    新标准有望解决带毒“饭碗”问题

    记者昨日获悉,按照国家标准,仿瓷餐具应该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生产,我国颁布的《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自去年开始修订以来,目前送审稿已成型,并已获国家标准委批准,今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最晚下月公布。

    董金狮介绍,新标准对甲醛含量有了更严格的限制要求,此外,增加了三聚氰胺含量指标。要求产品必须打上“食品用MF”或者“食品用密胺”,所选材料在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应释放任何可能对健康有害的物质。

    新的标准已正式批准,新标准虽仍未将尿素甲醛树脂列入检测项目,但加入了一个关键内容,即要求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材料在可预见未来的使用条件下,不可释放出任何有毒有害物质。“这就暗含了像尿素甲醛树脂这样的国家标准不准使用的物质。而且新标准对甲醛限量比原标准严格一倍。还加入了一些指导原则,包括消费者如何使用等,比原来更细了。”

    4月25日上午,董金狮在西安多家超市以及轻工批发市场等地调查了多款“仿瓷餐具”。昨日上午,董金狮已将西安两家大型市场出售问题仿瓷餐具的情况,反映给工商部门。(来源:华商报 记者 高建平 陈静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