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董 峻)作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年将加快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国家启动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这一规划的实施优化了全国农业生产力布局,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规划的引导功能尚未充分展现,区域布局仍不尽合理,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扶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
为此,农业部去年又出台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对未来8年优化中国农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并在全国划定了58个优势区。
规划确定,到2015年重点培育16个关系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农产品,形成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通过区域布局的优化,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区域农业功能、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高效利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等方面得到强化。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农业部将提出更加具体、详实的实施方案,在编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过程中,注意与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重点、措施进行衔接。同时,认真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根据变化的形势、区域布局的特点与要求对规划进行适当调整或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