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中国食品行业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下,也面临着新经营条件下的生存挑战。全球食品企业近几年不断的做减法与加法,全球采购策略、突出品牌战略、不断扩展终端等等战略布署使得雀巢、联合利华、卡夫、达能等在各自的产品市场确定寡头垄断地位,并向更加全球化方向发展。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中国食品行业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下,也面临着新经营条件下的生存挑战。全球食品企业近几年不断的做减法与加法,全球采购策略、突出品牌战略、不断扩展终端等等战略布署使得雀巢、联合利华、卡夫、达能等在各自的产品市场确定寡头垄断地位,并向更加全球化方向发展。
而同时,绝大多数的中国食品企业还是依托前店后厂的个体经济,或者局限在区域市场的满足上。当然,中国的食品行业也有像青岛啤酒、娃哈哈、光明等规模较大,企业经营规范的大型本土企业。但是在对食品行业的价值链认识上,对新经营形势下的食品企业的挑战,都缺乏足够的认识。
食品行业面临的挑战可以概括的用3C来形容,customer(客户)、competitor(竞争者)、change(变化)。
客户的挑战来自市场细分和消费者快速响应。食品行业的客户是典型的大众市场,但是随着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结构的改变,食品行业客户也走向细分;食品的品质保障、消费趋势把握、消费的季节与周期性、产品传递渠道的长度等原因都决定食品行业要生存必须快速满足终端消费者多变的需求。
竞争的挑战来自产业的纵向一体化与低成本竞争。国外大型食品企业很早就开始了对产业链的整合与兼并,进行全球的布局,力图在几个专长领域取得垄断地位从而避免过度的竞争。如达能在饮用水领域的兼并、卡夫在饼干业的整合。而面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原料和人力的低成本竞争,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和全球采购都没有太多进一步压缩的空间,余下的策略只有从产业的价值链上创造和占取更多的空间。
变化的挑战来自客户、竞争对手、原料商、代工商,但是归结到一点就是经营方式的改变。由单一市场的单一需求转变为细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由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大规模定制经营,企业每天要处理的订单也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这种订单的变化,实际就是市场对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的最好注释。
中国食品行业的唯一出路
面对如此之多的经营挑战,中国食品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挑战。多数中型食品企业如何生存?大型食品企业如何由辉煌走向卓越?中国食品企业如何与家门口的国际食品巨头争夺明日的市场?
出路只有一条,导入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实现产品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来源:AMT研究院
作者: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