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一段时间,有关食品安全的话题占据了不少媒体的重要位置。这场从今年3·15晚会开始掀起的风暴到目前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继前天国家质检总局召开相关会议,部署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之后,昨天(27日),国家工商总局也召开了相同内容的会议。国家两部委接连行动,彰显了政府决心。那么,这一次整治食品安全的行动能否起到效果?
昨天下午,国家工商总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工商总局的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所有县级工商局都设有分会场,各乡镇工商所长悉数到会,显示了这场会议的与众不同。
在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王东峰言辞不留余地,要求各地工商部门马上行动起来,对本辖区食品经营者是否有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行集中、全面排查,并重点检查城乡结合部、城镇临时建筑以及互联网等以往容易遗漏的死角。
王东峰:坚决打击通过互联网等方式销售食品非法添加物行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企业外租厂房、车间、仓库以及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重点部位,进行经常性排查,及时发现、彻底捣毁销售非法添加物的"黑窝点".各地工商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明确责任,分片包干,消除监管死角。
无独有偶,此前一天,质检总局召开的相同内容的电视电话会议。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也提到了死角他所说的死角则是食品行业中的潜规则。
支树平:尤其要深入调研,详细排查,搞清当地究竟有多少家食品生产企业,多少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的情况达到什么程度,食品行业有哪些潜规则,有哪些看似规范实际上不规范的东西,有哪些还在潜伏的隐患和危险必须要把它查清楚。
就像潘多拉的盒子突然被打开了一样,今年3月15号,使用瘦肉精猪肉加工双汇火腿肠事件被曝光后,媒体又接连曝光了牛肉膏、染色馒头等事件。而就在几天前,记者调查发现,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北园春农贸市场,有毒豆芽仍在销售。市场管理部门虽然设有农产品检测点,但因为不是执法部门,无从管起。流通环节的事,按理应该由工商部门管,但工商管理人员却说没有检测设备。
工商:抽检有问题管呀,但是我们没有抽检的设备。
记者:如果抽检出来以后有问题咱们会怎么处理呢?
工商:量大的话罚款,下架不让他卖了。
记者:刚才过去一下,说他们只检测农药?
工商:我们没有设备,也没有能力,如果他没有办法抽检,那就没办法了。依据他的东西我们来处理。
那么毒豆芽具体由谁来抽检谁来监管呢,当地质监部门答复是他们只管生产企业,而豆芽不属于他们的职权范围。最后记者来到自治区农业厅,得到的答复也是不归他们管理。
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吴红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这个豆芽,它是经过了加工环节获得的产品,不是我们农业部门管理的产品了。应该是加工环节来管理,应该由质监部门去管理。
面对这不时冒出来的食品安全事件,人们惊恐的发出疑问,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现在这天大的责任,到底该谁来担?!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然而众所周知,一个普普通通的食品,在走上餐桌前,要经历十几个部门的监管,多头管理往往造成监管的缺失。去年2月,国务院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意在加强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但现实是,分段监管和品种监管相结合的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却依然屡屡出现监管空白。
中国社科院食品专家张永建:从现在的管理来看,正是由于这种分段的管理,各部门之间一定存在一个接口,存在监管空隙, 对当中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到底管还是不管,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部门的利益选择,管了风险就比较大,所以就会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
张永建建议,构建监管部门共享的信息平台,以确保食品信息"从田头到餐桌"无缝隙覆盖。
张永建: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各部门之间共享的信息平台,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防止风险的扩大,同时,为了更好的解决好这个问题,进一步要加强协调。
记者注意到,质检和工商两个食品监管部门在相继召开的严打非法添加的电视电话会议上,两个局的局长不约而同的强调了与相关部门的配合。看来,面对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主管部门要动真格了。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这是国务院的统一行动,全国性的行动,好多部门现在在一起抓,所以我们要增强协作意识,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遇到兄弟部门需要协调的时候,不要躲躲闪闪,不要想着和我有什么责任关系?你主动一点,遇到界限不清楚的时候不要轻易说不归我管,主要和兄弟部门搞好协调,帮正他们做。
菜农:我想呼吁下,让县里多开几个绿灯,或者不收费,让全国各地的菜贩能拉都来拉。
作者:汪群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