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记者直击食品添加剂检测全过程:普通消费者能否送检?

   2011-05-24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10670

    监管执法和标准检测,犹如食品安全的双足,在行进中缺一不可。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对监管执法耳熟能详,对标准检测却感到陌生。哪些部门能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除了食品添加剂,一些打着"食品添加剂"的旗号,混入添加剂队伍里的非食用物质、农药残留等物质,又如何检测?普通消费者能否送检?

    带着这些疑问,5月16日,记者走进质监、食药监、农产品质检等检测机构,为消费者揭开蒙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上的神秘面纱。

    食品添加剂检测--"苯甲酸钠"含量是否超标

    这几天,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专业实验室接到了一个厂家的委托,为一批碳酸饮料做检测分析。16日上午8时,记者进入实验室时,该所技术人员赵利军,正按照前处理步骤,从几箱饮料中随机抽出10瓶混在一起准备开始检测。

    几分钟后,被混装在玻璃容器里的饮料看上去已经十分均匀,由于是碳酸饮料,还需要经过除气、中和这两道程序。"接下来就要称样了。"赵利军说。

    此次要检测的物质,是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赵利军说,如果你经常购买饮料,不妨留意瓶体上印制的配料表,往往有"苯甲酸钠"的影子。这种添加剂其实是一种防腐剂,主要用在调味品、酱腌菜和各类饮料中,过量摄入,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

    随后,赵利军从混合好的饮料中提取了5ML的饮料原液进行沉淀,并放到一个瓶子里,之后是提取苯甲酸钠并过滤。这些所有的程序,其实就是"除去其他干扰因素,提出含有的苯甲酸钠并溶于去离子水".

    整个前处理过程历时1个多小时,赵利军又开始了第二个步骤的实验--标物上机。也就是选取苯甲酸钠的标准物质通过液相色谱仪做出标准曲线、测定标准值。

    第三个步骤需要测出样品饮料的标准曲线。很快,计算机开始自动比较两条标准曲线的峰高度和峰面积,并计算出了被处理后的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等这些工作做完,近三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完成了这些,检测还没有结束,赵利军又开始了人工测算。在最后经过近四十分钟计算后,赵利军作出结论,"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合格!"接下来,他还要和其他技术人员为检测的这批饮料出具检验报告。

    此时,距记者进入实验室已经4个小时。

    非食用物质检测--鱼肉里是否含有孔雀石绿

    随后,记者又来到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这里除了对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外,还承担防范非食用物质混入食品的工作。

    该所餐饮食品检测室主任杨国伟称,以从餐馆里取活鱼进行检测为例,一些水产商家为了保证鱼肉的新鲜,会用一些非食用物质如孔雀石绿来防腐保鲜。因此,检测饭店里的鱼是否安全,主要是检测其肉里有没有含有孔雀石绿等化学药物。

    首先,要求抽样的器具是规定的器具,比如用于装样品的袋子,必须是能防止渗出、漏出、外溢的塑料袋。将几尾活蹦乱跳的活鱼拿到后,在餐馆里,先将活鱼宰杀。再将每条鱼一分为二。取每条鱼的一半归类,装袋。再将每条鱼的另一半归类、装袋。

    随后,将这些分装的鱼,用能够冷冻保鲜的食品抽检专用车运送回食品药品检验所。车里除了备有冰箱外,还有快速检测设施,能够避光、避热、恒温、恒湿。这么做,是为了尽量保持被检食品的品质,避免因与外界接触发生交叉感染。

    带回实验室后,4小时之内,必须开始对样品检测。因为存放的时间长了,食品本身就会长出微生物,无法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然后,将其中的一份样本去皮、去骨、取出可食部分。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公正权威,将这些鱼肉打成肉泥,进行匀浆。而另一份样品备用,做复验样品。杨国伟称,如果是一个批次的鱼肉,肉里含不含孔雀石绿,48小时就可以检出。

    农药残留检测--同一块韭菜地五点取样

    除了食品添加剂,和一些容易被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用物质,蔬菜农药残留也是威胁食品安全的一大因素。承担着农残检测任务的是我省的农业部门。

    今年,韭菜、芹菜等蔬菜是农药残留的检测重点。省农产品质检中心主任闫会平说,以检测韭菜中的农残为例,为了保证所取样品的代表性、惟一性和可追溯性,工作人员必须深入田间地头、农贸市场、超市进行取样。取样时,她们采用了五点法,即在一大块芹菜地里,从东、西、南、北和地中间,共五点分别采样。采样后,接下来把每一份样品搅碎,取每一份的1/4,再从这1/4中取100克装入留样盒,冷冻保存,送到省农产品质检中心进行冷藏。

    开始化验前,首先要对样品解冻。工作人员先将样品进行称量,高脚烧杯里需要盛放25克样品。接下来,在高脚烧杯里放入50毫升的有机溶剂,在一个高速旋转的机器中,将样品高速匀浆2分钟。匀浆后,原本被切成1平方厘米见方的韭菜被磨成了菜糊糊。随后,菜糊糊被倒入量筒的漏斗上,通过滤纸将液体滤下来,又经过专业系列处理后,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提取出来被分装在样品瓶中,被送到气相色谱仪(专业检测农药残留的仪器)进行电脑分析,得出结果。

    不鼓励消费者进行自费检验

    从农业部门到质监部门,再到食药监部门,一条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检测线目前已经形成。目前,我省有上百家食品检测机构(含专业机构和辅助机构)。但这些机构往往只承接政府部门下达的检验检测任务。对于消费者自检,又将如何对待呢?"消费者个人来做检测的特别少。"赵利军介绍,之所以出现"消费者自行检测少"的现象,除了检测费用比较高之外,检测结果的效力不足也是原因之一。"一些商家或企业,常常会以消费者购买的食品动了包装或说是假货为由,拒不承认消费者自费检验拿到的检验报告,为消费者维权造成新的壁垒。"

    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相关人士也表示,"并不鼓励消费者自费检验。"首先是样本的可靠性,没有专业的设施设备,消费者很难保证被检样品不被污染。因此,发现问题,还是要第一时间向相关行政部门举报。

    面对非食用物质实验室检测心有余力不足

    尽管多个检测机构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把关,但很多时候,面对浩繁的食品添加剂、可能被加入食品中的非食用物质,实验室检测却显得十分无奈。

    卫生部近日重新汇总发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份名单中,包含共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仅仅69种就有37类"暂缺"检测方法,比例超过了53%.

    赵利军介绍,目前国内市场上使用的添加剂有2000多种,但有检测依据、可在实验室进行检测的食品添加剂不到100种。以赵利军所在的太原市质检所为例,可以检测的添加剂包括防腐剂、甜味剂、增白剂等几个大类,设备能力可检的约有40种。

    山西大学一位食品工业方面的专家表示,在当前的食品乱象中,检测标准的缺失也是重要因素。应尽快完善相关标准的制定以及检测方法的出台。对于一些受困于技术难度的检测方法,应当加快技术攻关,尽快实现方便检测、低成本检测。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采写:本报记者 兰玲 王普荣摄影:本报记者 马立明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