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门表示,缺法规缺惩戒,取证难追踪难
近年网购食品纠纷屡有发生,保健品交易纠纷更是占网购纠纷总数的五分之一,并呈渐增趋势。广州市工商部门坦承,当前网络食品交易存在监管执法难题。
工商部门人士表示,保健类食品网络交易的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质量低劣、虚假宣传、坑骗买家和无证经营。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广州市工商局受理涉及网络保健类食品交易纠纷202宗,占网络商品交易纠纷总数的19.5%.而2011年第一季度,受理网络保健类食品43宗,占网络商品交易纠纷总数的23.4%.保健类食品交易纠纷已占网络商品交易纠纷总数的五分之一,并呈逐增趋势。有关部门已对涉嫌违法的销售食品网站立案7宗,扣留涉嫌违法经营款35万元。
由于相比传统交易方式,网络食品交易存在特殊性,工商部门人士坦承在监管执法方面存在四大难题:一是网络监管规范滞后,对"秒杀"、"刷客"、"团购"、"竞价排名"等网络经营行为缺乏明确规范,对有关行为主体的责任缺乏认定;二是缺少行政强制手段和处罚力度不够;三是电子证据难提取;四是网络食品经营者可以使用虚拟身份,难以追踪。
提醒
交易时保留单据和聊天记录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交易时注意保留单据和聊天记录等,便于日后取证和投诉处理。工商部门也会发布消费警示,公布违法网站经营者的信息,提高消费者鉴别网站及其商品信息的能力。
工商部门表示,将会通过开设"红盾Q群"或电子邮箱等方式,与交易量大、易发生消费纠纷的"有牌"网络食品经营者建立点对点的联络机制,推动其将相关注册信息公布上网,方便消费者查询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