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吕怡然:维护公民“食品安全权”首先是专业部门的责任担当

   2011-07-01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5800

  【新民网评】近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硕士吴恒和34名志愿者成为新闻人物。从新民网的独家报道中我们得知,这些有志于促进食品安全的青年人,共同完成了一个课题:“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时间跨度从2004年至2011年。整份资料库从搜集到成文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多志愿者直至完成都未见过面。其间的17天,他们共查阅相关报道近17268篇,约计1000万字。从中筛选有资质媒体、明确受害事件的报道2000余篇,最后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问题以造假、过期、添加剂等数十种表述方式进行分类。与此同时,吴恒还整理写作了《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004-2011)》与《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我们应有的态度》两份报告,归纳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几个特点:涉及面特别广、违法手段特别狡猾、危害特别巨大、查处特别困难。

  这些志愿者的“义务劳动”特别有意义,对我们了解食品安全的现状,透视其中的严重问题,切实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监管,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是,这也让人有点纳闷,一个搞历史地理研究的学者,一批与食品安全工作“不搭界”的人,做了如此专业的报告,效率那么高,成果那么显著,而从事食品安全的专业人士,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何以没有做呢?“不务正业”的人能做得这么好,专业人士专管官员有没有塞责失职之嫌?

  这个“纳闷”与疑惑得到印证。就在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讨论了食品安全问题。在连续两年对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后,路甬祥副委员长代表执法检查组向常委会作了报告。在报告中,他主要提及当前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如食品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食品安全领域违法成本太低、食品安全法的配套法规滞后等,而政府部门相互推诿,监管工作中一些环节存在空白,是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执法检查组发现,在实际监管工作中监管交叉和监管空白同时存在,一些地方在发生问题后甚至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难怪食品安全问题会层出不穷,也难怪有网友把质量监测监管部门排入“最无用的政府部门”之列!

  当然,将这个“最无用的政府部门”的称号送给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似乎有些偏激,他们确实也很辛苦,做了许多工作,但这表达了一种民间的怨气,百姓的不满,而有些部门的不作为、少作为也是不争的事实。据说,有一个顾客买了十几元的牛肉,因为担心是牛肉膏涂抹假冒的,希望能够鉴定其真伪,不料相关部门伸手说,这需要支付2000元!而诸如此类的故事,时有所闻。这难道是监管部门应有的负责态度、职业行为吗?

  昨天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把食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亚于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加大对违反食品安全行为的惩处力度,以法治的方式维护公民的“食品安全权”……谁来维护公民的“食品安全权”?食品监测监管部门无疑应该首当其冲。一群非专业的志愿者尚且能做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撰写“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提出“面对食品安全危机,我们应有的态度”,那么专业专管人士难道不该做得更出色更有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