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在社区指导居民如何进行饮食搭配。对于普通居民来说,还难以找到获取营养知识的正规渠道。包敦远/CFP
“当你生病了,《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医生开了方,《是药,是水,还是毒》?你可千万要小心,《别让医生骗了你》,《是药三分毒啊》!所以《求医不如求己》,马悦凌既然教了大家《不生病的智慧》,何不《做自己的医生》?手捧《改变自己一生的健康计划》,一边翻一边畅想《无毒一身轻》、《百病自疗不用药》,最好《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位网友综合流行养生书籍写下的文字折射出当下的养生乱象。
从“排毒教父”林光常、“刘太医”刘弘章,到“京城最贵中医”张悟本,被拉下神坛的“养生专家”层出不穷。而医院营养师多为住院病人而设,且不少门前冷落或者混迹于食堂,成了“大师傅”。
北京市卫生局近日称,今后,北京市将逐步在三级医院和具备条件的二级医院设立临床营养科,并按1:150的床位比配备营养师,根据医生开具的营养医嘱,结合病人的口味为他们开具营养菜谱。今后,医院的营养师必须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格。
广安门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宜表示,营养科主要是为住院病人提供营养服务,一些有条件的医院也开始为门诊病人提供营养咨询服务。尤其是一些和病人的营养情况息息相关的科室,如内分泌科、产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等,更应注意病人的营养情况。很多医院的营养科也在开展营养讲堂,为大家讲解健康饮食与一些慢性疾病的关系。
但对于健康需求日益旺盛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营养问题问谁去,营养师都需要什么样的资质呢?
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柴巍中表示,我国营养学科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营养队伍得不到重视、很多患者不了解营养科的作用;市民又没有正规的知识渠道,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正视和解决。
【记者调查】
“被边缘化”的医院营养科
七拐八绕,不是寻找无门(没有标示)就是门前冷落,在北京的多家三甲医院,记者发现营养科“最难找也最好找到”,说难找是因为这个科室似乎和病人无关,甚至连明确的标示都没有;好找则是因为大部分营养科和食堂连在一起。在一家三甲医院,当记者询问一位护士营养科时,她想了想说:“营养科?你说的是食堂吧。”
此外,不少医院营养科的办公环境也比较简陋,往往被安排在医院的老楼或地下室里。其中有家三甲医院营养科位于地下室,旁边就是厨房。一进入地下室,低矮的房间高度马上让人有种被压迫感。营养科在厨房的拐角处,木门上贴着一张印有“营养科”字样的A4纸。旁边是正在打扫厨房的员工,一些厨房垃圾被拖到营养科门口的垃圾箱里准备清走,地板上还有垃圾拖拽留下的污迹,由于地下室透气性较差,整个空间里充斥着油烟和垃圾的味道。
虽然营养科在有些医院里运作十分成功,但在大部分医院里还没有被真正当成是一个医技科室,而是被并入后勤管理。这与目前营养科的尴尬现状不无关系,因为无法给医院创造更多的效益,所以医院在营养科上的财政投入也很少。
【瓶颈聚焦】
正规营养师凤毛麟角,不受重视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马方表示,目前对疾病具有指导能力的正规营养师还是凤毛麟角。作为一名医院的临床营养师,必须是具有医学背景、掌握一定营养知识的专业人员。“比如术后人群的营养护理,大手术会造成人体内分泌的变化,这些变化将会导致激素变化,在一些应激状态下会造成营养的急剧消耗。这就要求临床营养师具有相当全面的医学知识。但现在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的营养师人数不足,营养护士和技师的配备也不完善。”
柴巍中表示,没有合理的人才来源是造成困境最主要的原因。虽然现在北大的预防医学和农大的食品科学下设有营养学,但营养学本身应该是独立的,应形成一个独立学科。
解放军第309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左小霞表示,目前一些临床医疗人员对营养科的认识不够深入,对病人治疗时只看到了病,没看到综合的营养情况。有些临床医疗人员虽然知道营养的重要性,但没有完善的营养学知识结构。而医院对营养科的支持不足也是造成临床营养学科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
专业营养师指导才让我放心
“前段时间去医院做产前检查,发现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家人一听便慌作一团,公公婆婆到处求人帮忙,家里还突然冒出了很多营养书,一天三顿饭恨不得换十来个花样,搞得我无所适从。今天来复查,大夫给我制定了疗法,并在处方后加了句“到营养科就诊”。我找到营养科,营养师查看了我的病情,为我制定了营养食谱。通过交流,我明白了自己在饮食上要注意的问题。营养师还叮嘱我过段时间要来复查。我感觉还是医院营养科给的饮食建议有依据,营养配比科学,经过专业营养师的指导我才放下心来。如果平时也能来营养科咨询,或许就不会得这个病了。”
———温女士,教师,就诊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社会公共营养师必不可少
目前,社会上出现不少公共营养师和营养室,花一两千元就可以考个公共营养师资格。柴巍中表示,这要从两个方面看:
公共营养师和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营养师不同: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营养师相当于国际上的注册营养师,必须有和医学密切相关的专业背景,经过四年系统培训及两年工作经验,才有资格申请。所以注册营养师绝对应该是个和医生一样的专业岗位,对受训者的资质有很高要求。
而公共营养师对受训人员的专业背景要求没有那么高,且社会上一些公共营养师培训机构的资质也是个问题,不少机构请几位教师就搞起了培训,这是不负责任的。市民应对社会上培训的一些公共营养师保持理性的判断。
公共营养师是必要的:国外除注册营养师外,也会培训大量的公共营养师,包括厨师也要接受营养知识培训。这些基层的营养培训是必要的,对整个社会的营养健康教育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职业定位上需明确。
欧美、日本开设收费营养咨询
专家支招
马方表示,营养科正逐步形成由营养筛查、营养评价和营养咨询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检测手段和设备也在逐步发展。“但营养科除挂号费外,可以说没有任何收入。营养师为病人制定具体的调理方案,要花费一定的精力,但这些付出都是免费的。如果能设置适当的收费项目,就能给医院带来更多效益,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工作中来。对患者来说,虽有些支出,但从长期来看,营养治疗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药费,得到更好的康复,最终也能减轻医疗负担。”
马方说,目前国外医院注册营养师都会对患者提供有偿的营养咨询服务。在欧美费用大概是一百美元一小时。在日本,医院注册营养师提供咨询服务的价格分两个档次。如果是健康人群来咨询,费用一次约100日元,相当于8-10元人民币。如果是有疾病需进行营养治疗,咨询费就会达到1000日元,这些费用都是纳入医保的。“如果营养科能对社会开放,适当收费,就能使普通市民有个获得营养知识的正确渠道,对遏制社会上虚假营养知识泛滥的局面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三个方法识破“营养陷阱”
练就慧眼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病、肿瘤及糖尿病等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十分迅速,客观上说,这与我国临床营养师匮乏、临床营养工作滞后、公众缺乏营养知识等有着直接关系,在缺乏营养知识的同时,一些不科学的“营养陷阱”也乘虚而入。柴巍中表示,市民可从三个角度“练就慧眼”:
提高营养知识水平,选择“靠谱”书籍:学习一些基础的营养知识非常必要,但应以专业机构发布的书籍为依据,如由卫生部发布、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而对于一些热门甚至观点互相矛盾的营养书或作者,也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如去查找这些作者是否有专业的教育背景,是否在国家正规的医院、高校等机构任职等。
去正规的医院或大学听营养讲座:平时可多留意一下附近医院发布的讲座信息,或通过阅读主流报纸获取医院举办讲座的信息。在讲座中可以有机会和营养专家交流,获取科学的营养知识。
参加正规的公共营养师培训:系统地学习一些营养方面的基础知识,就能很容易辨别出社会上那些打着“营养、养生专家”旗号的人,是不是在忽悠了。
本版采写、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贺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