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额多出第二名近一倍,利润只高出30%,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品牌培育和营销跟不上
6万吨的产能,5万吨的产量,2013年销售收入达到30多亿元,听起来景芝酒业的业绩相当不错。“但95%销在山东境内,45%的还是在潍坊当地,省外只占5%。”7月9日,在省政府召开的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专题会议上,景芝酒业董事长刘全平说,全国那么多白酒著名品牌,能走向全国的山东品牌很少。
“山东白酒行业占全国产量的1/10强,销售收入的1/12弱,利润还不到1/25。”刘全平说,整个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都亟待提升。
省食品工业协会的调研证明了刘全平的判断。数据显示,2013年,山东白酒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但吨酒利润只有0.24万元,生产一瓶白酒(以500毫升计)平均就赚1.2元,吨利润与贵州(7.16万元)、江苏(1.07万元)、四川(0.87万元)相比差距明显。
不仅是白酒一个行业,山东整个食品工业都面临量大、面广、附加值低的问题。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有5575家,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出口额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我们的销售额在全国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多出近一倍,但我们的利润却只比第二名高30%。”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说,山东食品行业有很好的基础,但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品牌培育和营销跟不上,是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
效益不高的结果是,忙活的不轻,赚的却不成比例。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王世敏说,我省食品工业初加工和低档次产品多,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少。河南省食品工业规模紧随山东之后居全国第二位,2013年该省食品制造业占食品工业的比重为24%,高出山东近9个百分点,其中糕点、饼干、米面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等5个行业年主营业务收入1191亿元,是山东同行业的3倍。在品牌知名度上,山东更是与先进省份有差距。在2014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中,80个食品品牌中山东只有6个,数量居四川、广东、北京之后。
不再仅仅追求规模,而是通过增加品种、提高品质、培育品牌,山东食品企业已经在积极行动起来加快转型升级。
“7月12日,我们在重庆建设的灌装厂就要投入使用了。”鲁花集团副董事长孙东伟介绍说,花生油在山东生产,通过罐车运到当地分装销售,这个灌装厂将辐射整个西南部市场。同时,鲁花集团还在积极备战电商,去年网上销售只有2000多万元,今年通过和电商平台合作预计可销售5亿元以上。“做电商和实体店很不一样,连包装都要重新设计来确保快递过程中的产品安全。”孙东伟说。
做食品,中小企业也有大作为。济南金王食品是一个资产只有一千万元的小企业。2013年,他们成为沃尔玛超市长江以北店的糯玉米、面食、糕点等产品的供应商,今年又要供应长江以南的店。总经理许金芳说,金王食品在商河县建立了自己的几千亩生产基地,产品质量有保障,也有能力供应沃尔玛的全国市场。
针对省内食品企业面对的困难和问题,省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支持政策和措施,以期更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为企业解决问题。“对中小微企业我们应该给予更多支持。”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