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地处淮北平原腹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全年日照、雨水充足,适合多种作物栽培。常年粮食播种面积35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130万吨以上,素有皖北粮仓之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栽的粮食种植连续7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2010年起正式被确立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
为切实提高小麦播种质量,落实绿色增产模式,埇桥区以小麦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为切入点,强化“绿色、增产、效益”理念,通过“三推”(推广高产高效多抗新品种、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栽培技术、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和“三控”(控肥、控药、控水),全面推广和落实各项措施。
选择良种是关键
埇桥区小麦、玉米轮作,实现一年两熟。针对该区南北跨度大,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等情况都有所不同,农户选种时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小麦统一种植“山农17”、玉米统一种植“俊达001”,小麦每亩播种13公斤,玉米保证每亩出苗5500株,实行机械播种,统一行距。
因天气茬口选种根据全区气温条件和玉米、大豆面积大的特点,小麦选用冬性、半冬性品种,严禁跨区种植和选用未经审定的品种。
因地选种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北部山地及缺水地区选用耐旱节水稳产品种,旱薄地选用抗旱耐瘠品种,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旱肥地选用抗旱耐肥品种。
因灾选种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用适当早熟、抗早衰、抗青枯的品种,以躲避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因病选种锈病感染较重的地区应选用抗(耐)锈病的品种。近年来埇桥区小麦赤霉病较流行,给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全区在用种时选择抗(耐)赤霉病及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
因质选种与企业签订“订单生产”的地方选用营养品质好,籽粒饱满、容重高的优质品种。
严格引种换种根据生产条件变化和产量提高更换新品种,防止不经过试验就大量引种、调种及频繁更换良种;在种植主推品种的同时,区种子管理部门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企业种子繁殖田质量考核工作,确定“接班”品种,保持生产用种的质量和数量。
加强化控促苗壮
该区针对小麦病虫害实行小麦、玉米种子包衣,减少苗期用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推广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和诱虫板物理防控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用药数量;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利用高地隙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
可根据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程度以及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适当增加药剂拌种后用种量。防治地下害虫的具体方法如下:一是药剂拌种。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40%甲基异柳磷50克,或40%辛硫磷100克拌种。
二是毒土。每亩40%辛硫磷250克、或40%甲基异柳磷200克拌细沙土20公斤,撒施后耧耧,与表层土壤充分混合。
三是毒饵。每亩用40%辛硫磷100克或40%毒死蜱100克拌谷子等饵料5公斤左右,撒施于小麦行间。防治小麦纹枯病用15%、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03%(有效成分)拌种;或用2%立克秀(戊唑醇)干拌种剂按种重0.1%药量,加水2~3公斤拌种;或用3%敌卫丹(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按种重0.3%药量包衣拌种,或用50%利克菌可湿性粉剂按种重0.3%或33%纹霉净按种重0.2%药量拌种,防病效果均较好。
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做到氮磷钾肥配合,微量元素补充。高产田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氮肥底施和追施各60%:40%,其他肥料全部底施。根据生产经验,不同地力水平适宜施肥量参考值为:亩产400~500公斤高产田亩施纯氮(N)12~14公斤、磷(P2O5)6~7公斤、钾(K2O)5~6公斤,氮肥60%底施,4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亩产500公斤以上超高产田亩施纯氮(N)14~16公斤、磷(P2O5)7~8公斤、钾(K2O)6~8公斤,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机械化作业效益高
该区利用土地平整机械对示范片进行土地平整;实行小麦、玉米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技术;开展土地深耕或深松工作,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玉米烘干率达到100%,实现丰产丰收,提高效益。
为严格技术规范,在秋收整地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机械作业。一是尽快翻耕还田。机械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被均匀散布在田地中,此时要尽快将秸秆翻耕入土壤内,最好是边收获边耕埋。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秸秆尽快翻入土壤,加快秸秆分解的速度,减少因秸秆隔离土壤造成的小麦出苗率低、死苗等问题发生。另一方面尽早翻耕还可以避免秸秆损失。粉碎后的秸秆未能及时翻入土壤,干燥后被风一吹,秸秆扎堆影响耕地,造成小麦出苗困难。
二是适墒秸秆还田,促进分解。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还田时土壤水分含量在60%~70%最适合。若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因此,在秸秆还田后,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补墒,促进秸秆尽快分解。
三是补充氮肥,防止幼苗发黄。这是因为秸秆分解时,微生物需要临时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速效氮,从而使幼苗缺氮发黄。因而玉米秸秆还田,需要在翻耕前每亩撒施尿素20~25公斤。这样做能加速秸秆分解,以小肥换大肥,以化肥换有机肥,具有改土肥地、增加产量的双重好处。
四是合理处理玉米秸秆,顺畅农机作业。要求处置玉米秸秆还田,必须做到“碎、匀、深、实”。在机收玉米,同时进行秸秆粉碎,或者人工收获后,使用机械碎草,粉碎长度应在5~8厘米,尽量均匀分布于地表;耕整地时,把粉碎的秸秆深翻入耕层土壤,使碎草与土壤结合较实;播种时适度镇压。五是健康栽培小麦,努力夺取优质高产。旋耕种植要与土壤深松、深耕相结合,每隔3年左右深翻或深松一次;不提倡浅旋耕、撒播、大播量播种等粗放耕作方式,避免弱苗、死苗和倒伏现象发生。为了培育壮苗,防止后期倒伏,把15~18厘米的小行距扩大至20~22厘米,推广宽幅宽行播种。
“三适”播种保全苗
为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确保小麦“苗齐、苗全、苗壮”,该区针对不同的墒情、播量、播期、深度等因素调控小麦的种植方式,做到“适期、适量、适墒”播种,确保小麦的生育进程、产量和品质。
一是坚持足墒播种,当0~40厘米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5%时,要先造墒再播种。对不能及时造墒而播后浇蒙头水的麦田及时划锄,防止土壤板结,形成“拖秧”,影响出苗质量。
二是适宜播期。一般冬性品种适期播种的日平均气温为16℃~18℃,半冬性品种为14℃~16℃。培育冬前壮苗,冬性和半冬性品种要保证冬前有效积温达550℃~600℃,同时还要考虑天气条件、肥力水平、病虫害和安全越冬等情况。一般北部乡镇播种从10月5日开始至10月15日为最佳播种期,南部乡镇10月10~20日为适宜播期。
三是合理播量。合理播量、适宜基本苗数是奠定高质量群体的起点,也是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协调群体与个体、小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重要措施。掌握的原则是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适当减少播量。播种早的播量适当较少,播种晚的播量适当增加。土壤肥水条件较好的基本苗宜稀,播量宜少,该区基本苗控制在18~22万株为宜。四是精细播种。用符合要求、质量合格的小麦播种机播种,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播种行距,做到行距一致、播量准确、深浅一致,播种深度3~5厘米,不漏播、不重播。带镇压器的播种机要做到随播随压,不带镇压器的播种机播种后要用镇压器镇压。要保证镇压力度,确保镇压质量,做到踏实土壤,减少田间墒情散失,促进麦苗生长,培育冬前壮苗,扩大壮苗比例。
冬前管理保平安
该区利用示范片现有水利条件,推广使用移动式喷灌和软管微喷灌,杜绝大水漫灌,减少农田用水量。
一是浇越冬水。对缺墒的麦田和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的麦田,要适时浇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冬灌时间一般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水分可及时下渗时进行,上大冻前完成。提倡节水灌溉,禁止大水漫灌,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防止地表龟裂,避免透风伤根死苗。对于土壤墒情适宜、整地质量高、底肥充足、生长正常、群体适宜的麦田,冬前可不浇越冬水。对于没有浇水条件的麦田,在每次降雨后要及时划锄保墒。
二是冬前化学除草。近年来,禾本科恶性杂草有逐渐发展趋势,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要立足春草秋治,抓好秋季化学除草,一般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小麦3~5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时进行。防治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亩用6.9%骠马乳油40~60毫升加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类杂草,亩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1~1.8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或20%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三是防治病虫。对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较重的麦田,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加水750公斤,顺垄浇灌;或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300毫升,兑水10倍,拌细土40~50公斤,结合锄地施入土中。麦黑潜叶蝇发生严重麦田,亩用40%氧化乐果80毫升,加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雾;或用1%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喷雾,兼治小麦蚜虫和红蜘蛛。防治小麦纹枯病,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施。小麦胞囊线虫发生严重田块,亩用5%线敌颗粒剂3.7公斤,在苗期顺垄撒施,并及时浇水,提高防效。